【爱历史】“富不过三代”的真实原因

【爱历史】“富不过三代”的真实原因
文章图片
这是拍摄于1941年的一张照片 , 画面里的一家三代 , 是近代中国少有的世家大族里的一个小家庭 。 中间老太太年近九旬 , 是曾国藩最小的女儿曾纪芬(1852-1942);身后是他的三子聂云台(1882-1953) , 父母都出身簪缨世家 , 他是创办中国第一家纺织机械制造厂的先驱者 , 是20世纪初上海工商业领袖 , 上海总商会会长 , 可谓近代中国近代中国数一数二的民族企业家 。
本文作一生结识富豪无数 , 见惯了巨富之家三代而衰的升沉宠辱 , 晚年写下轰动一时的奇书《保富法》 , 在他看来:
一般富人的心理 , 就是要夸耀我有的东西都胜过其他所有的人 。 而道德、名誉、学问是钱办不到的 , 这些富人无可奈何 , 只好在衣服、珍宝、房屋、器具上争豪斗胜 , 博得那些希望得到好处的客人来恭维奉承 。
他总结说:
一、数十年来所见富人 , 后代全已衰落 。 二、六十年来文武大官世家 , 都已衰落 , 后人不兴 。 三、惟有不肯发财的几个大官 , 子孙尚能读书上进 。 四、官极大 , 发财的机会极多 , 而不肯发财 , 念念在救济众人的 , 子孙发达最昌盛 , 最长久 。
在他看来 , 中国富豪跳出“富不过三代”怪圈的方法只有两个:其一 , 勇于“散财” , 善于慈善 , 救世济民;其二 , 鼓励子弟读书 , 以学术服务社会 , 以艺术绵延家风 。
保富法(节选)
01
俗话说:发财不难 , 保财最难 。 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 , 看见发财的人很多 , 发财以后 , 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家的 , 有二三十年即败的 , 有四五十年败完了的 。 我记得与先父往来的多数有钱人 , 有的做官 , 有的从商 , 都是煊赫一时的 , 现在已经多数凋零 , 家事没落了 。 有的是因为子孙嫖赌不务正业而挥霍一空;有的是连子孙都无影无踪了 。 大约算来 , 四五十年前的有钱人 , 现在家产没有全败的 , 子孙能读书、务正业、上进的 , 百家之中 , 实在是难得一两家了 。
不单上海是这样 , 在我的家乡湖南 , 也是一样 。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 , 中兴时代的富贵人 , 封爵的有六七家 , 做总督巡抚的有二三十家 , 做提镇大人的有五六十家 , 到现在也已经多数萧条了;仅剩下财产不多的几户文官家庭 , 后人还较好 。
就我所熟悉的来说 , 像曾、左、彭、李这几家 , 是钱最少的大官 , 后人比较多能读书 , 以学术服务社会:曾文正公的曾孙辈 , 在国内外大学毕业的有六七位 , 担任大学教授的有三位;左文襄公的几位曾孙 , 也以科学专业而闻名;李勇毅公的孙子辈 , 有担任大学教授的 , 曾孙也多是大学毕业;彭刚直公的后人 , 十年前也有在上海做官的 。
凡是当时的钱来得正路 , 没有积蓄留钱给子孙的心 , 子孙就比较贤能有才干 。 其余文官钱比较多的十来家 , 现在后人多数都已经萧条了;武官数十家 , 当时都比文官富有 , 有十万、廿万银两的 , 各家的后人 , 也是多数衰落了;能读书上进的 , 就很少了 。
【爱历史】“富不过三代”的真实原因
文章图片
曾纪芬九十岁全家合影
02
我家与晚清中兴时代的各大世家 , 或湘或淮 , 多数都是世代相交的关系 , 所以各家的兴衰情形 , 都略有所知 。 至于安徽的文武各大家 , 以前富有丰厚的 , 远远胜过了湘军诸人 , 但是今日都已经凋零败落 , 不堪回首了;前后不过几十年 , 传下来才到了第三代 , 已经都如浮云散尽了 。 然而当时不肯发财、不为子孙积钱的几家 , 他们的子孙反而多优秀显达 。
最明显的 , 是曾文正公 , 他的地位最高 , 权力最重 , 在位二十年 , 死的时候只有两万两银子;除乡间的老屋外 , 在省中未曾建造一间房子 , 也未曾买过一亩田地 。 他亲手创立的两淮盐票 , 定价很便宜 , 而利息非常高;每张盐票的票价二百两 , 后来卖到两万两 , 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两;当时 , 家里只要有一张盐票的 , 就可称为富家了 。
而曾文正公特别谕令曾氏一家人不准承领;在他逝世后多年 , 后人也没有一张盐票 。 若是当时化些字号、花名 , 领一两百张盐票 , 是极其容易的事情;而且是照章领票 , 表面上并不违法 。 然而借着政权、地位 , 取巧营私 , 小人认为是无碍良心 , 而君子却是不肯做的啊!这件事 , 当时家母知道得很详细 , 而外面人却是很少有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