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失去母语的民族:爱尔兰人为何抛弃爱尔兰语,以说英语为荣?( 三 )


【爱历史】失去母语的民族:爱尔兰人为何抛弃爱尔兰语,以说英语为荣?】大饥荒发生前 , 爱尔兰的母语人口尚有半数之多 , 这一数值到1901年就下降到14% , 爱尔兰逐步转变为英语社会 。 究其根源 , 英语在英国政府的推动下 , 通过教育体制强行灌输到爱尔兰儿童中 , 打断了爱尔兰语的发展进程 。
【爱历史】失去母语的民族:爱尔兰人为何抛弃爱尔兰语,以说英语为荣?
文章图片
▲爱尔兰作家叶芝
英国飞速发展 , 英语伴随着英国的殖民征服在全球各地生根发芽 , 成为了强大、先进的代名词 。 反观爱尔兰语 , 由于只有部分爱尔兰乡村在继续使用 , 而这些乡村是当时英国最落后的地区 , 爱尔兰语成为落后、贫穷的代名词 , 爱尔兰社会形成了一股讲英语为荣的风潮 。
虽然语言发生了变化 , 但争取民族独立的火种依然留在爱尔兰人的心中 , 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让爱尔兰人不断掀起独立浪潮 。
1919年 , 独立派利用英国在一战中元气大伤的契机 , 发动了独立战争 。 双方付出数千人伤亡后 , 英国于1921年承认爱尔兰岛南部26郡独立 , 建立爱尔兰自由邦 。 北部六郡因为英格兰新教徒占多数而留在英国境内 , 称为北爱尔兰 。
【爱历史】失去母语的民族:爱尔兰人为何抛弃爱尔兰语,以说英语为荣?
文章图片
▲爱尔兰岛一分为二
在爱尔兰的独立过程中 , 民族主义者刻意强调自己的爱尔兰身份 。 但令人尴尬的是 ,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爱尔兰语 , 在民族独立过程中却没发挥什么作用 。
究其原因 , 首先英语在爱尔兰社会中的影响根深蒂固 , 大多数爱尔兰人的日常语言就是英语 , 爱尔兰语人口不到15% , 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 , 强制与英语做切割是不现实的 。 相当一部分的爱尔兰人的爱尔兰语机能已消失 , 使用爱尔兰语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 与语言相比 , 天主教信仰反倒能更好地凝聚爱尔兰人 。
独立之后 , 爱尔兰从三方面入手复兴爱尔兰语 。 首先将西部坚持使用爱尔兰语的地区划定为“爱尔兰语区” , 制定配套的经济发展计划 , 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其次为爱尔兰语的复兴提供必要的环境 , 确立尔兰语为国语地位 , 英语由于广泛的流通性 , 也被确立为官方语言 。 政府文件、社会公告、街道标志必须使用双语标识 , 招募军官、教师等岗位 , 会爱尔兰语的人优先录取 。 第三 , 着手恢复爱尔兰语教育 。
【爱历史】失去母语的民族:爱尔兰人为何抛弃爱尔兰语,以说英语为荣?
文章图片
▲如今的爱尔兰语区(绿色)
自1922年起 , 爱尔兰语教育政策陆续出台 。 例如小学生每天至少学习爱尔兰语一小时、使用爱尔兰语授课的老师可以得到额外的薪金、小学一二年级的授课只能用爱尔兰语、毕业考试用爱尔兰语答卷的学生可以额外加分 。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 1926年爱尔兰全部在职教师中 , 只有9%能够运用爱尔兰语教学 , 35%的教师自己的爱尔兰语都不熟练 , 爱尔兰语教材也相当匮乏 , 根本无法完成教育计划 。
【爱历史】失去母语的民族:爱尔兰人为何抛弃爱尔兰语,以说英语为荣?
文章图片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
1926年 , 瓦莱拉领导的爱尔兰士兵党上台 。 在该党看来 , 英语在国家战略中没有任何的作用 。 瓦莱拉不顾在野党、全国教师协会的反对 , 强力推行所谓的“义务爱尔兰语”政策 。
该政策要求每一个爱尔兰公民必须熟悉自己民族的历史与传统 , 老师要用爱尔兰语完成历史和地理科目的教学 , 否则就被评为考评不合格 。 相应地英语、数学、科学等科目的课时被缩减 。 瓦莱拉政府教育部长戴利格就表示“如果我们不大力反对英语 , 爱尔兰语就无法保存下去” 。
瓦莱拉的“义务爱尔兰语”政策与他的保守经济政策挂钩 , 认为发展经济需要本国人的努力 , 外资被拒绝进入爱尔兰 。 而爱尔兰人只有通过自身的语言和文化连接 , 才能发挥出合力 。 在此背景下 , “义务爱尔兰语”政策也成为瓦莱拉的执政工具 , 一直延续到1948年 。
【爱历史】失去母语的民族:爱尔兰人为何抛弃爱尔兰语,以说英语为荣?
文章图片
▲瓦莱拉
回想被英国殖民统治的八百年 , 复兴爱尔兰语成为无法反驳的政治正确 , 这让爱尔兰政府在语言复兴的政策上脱离实际 , 为爱尔兰语教育设立硬指标 。 极端政策下 , 虽然爱尔兰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复兴 , 例如到40年代 , 43%的小学以爱尔兰语为教学语言、公务员队伍中的绝大部分人都能讲流利的爱尔兰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