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古代大夫可以免除刑罚?从古代法律体系入手,谈帝王依法治国理念

“千古悠悠 , 有多少、冤魂嗟叹 。 空怅望、人寰无限 , 丛生哀怨 。 泣血蝇虫笑苍天 , 孤帆叠影锁白链 。 残月升、骤起烈烈风 , 尽吹散 。 ”
【历史故事】古代大夫可以免除刑罚?从古代法律体系入手,谈帝王依法治国理念】这段萧杀悲冷的词出自《大宋提刑官》中的《满江红》 , 在这部作品的片头与片尾播出 。
【历史故事】古代大夫可以免除刑罚?从古代法律体系入手,谈帝王依法治国理念
文章图片
那冷峻的发音配上萧杀肃穆的词风再加以阴暗背景的衬托 , 这部电视作品的片头与片尾在当时年纪尚幼的笔者心中留下了恐怖的回忆 。
如今已成年 , 再回顾这部当年的热剧 , 一番新的感悟涌上了笔者的心头 。
《大宋提刑官》主要讲述了古代“法医”宋慈的经历 , 其是中国比较早的背景为古代的法医题材电视作品 。
在细细品味之后 , 我们不禁发现 , 将它判为法医断案型作品实在不公 , 其所包含的范畴已经扩大到了整个宋代法律 。
每当宋慈在破案时向嫌疑人大声陈述那《宋刑统》中的条条例例时笔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古代真的能做到依法惩治凶手吗?”剧中一个个悬案的侦破仿佛给了笔者明确的答案:能 。
但在结尾 , 剧情又给了笔者当头一棒:皇帝将宋慈搜集到的朝廷官员的罪证全部烧毁了 。
【历史故事】古代大夫可以免除刑罚?从古代法律体系入手,谈帝王依法治国理念
文章图片
这些官员所犯之罪可谓十恶不赦 , 但却被封建帝国的主宰——皇帝赦免了 , 这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
类似的情节还出现在《雍正王朝》之中:当时还是四阿哥的雍正皇帝在屠灭江夏镇获得百官行述之后竟未将其交给自己的父亲 , 而是当着重臣皇子的面将其烧毁了 。
最让人不解的是康熙皇帝在得知后也默认了四阿哥的做法 。
刑罚真的上不了大夫的身吗?——这两个电视作品情节让笔者有了这样的疑问 。 在经过查阅资料后笔者得出了答案:否 。
依据并非质疑两部电视作品情节本身 , 《大宋提刑官》与《雍正王朝》虽为电视作品 , 但均为正剧 , 情节有一定的历史史实支撑 。
否定的结论来源于对中国古代法律体系分析 , 这也引出了本文所讨论的主题——谈帝王依法治国理念 。
【历史故事】古代大夫可以免除刑罚?从古代法律体系入手,谈帝王依法治国理念
文章图片
一、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发展1、礼刑体系——古代法律体系的开端
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发展和世界上其他地区非常类似 , 即逐渐“法典化” 。 在早期 , 人们将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条例总结起来 , 就形成习惯法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各个领域的具体法律开始出现 , 如《盗法》《贼法》等 , 再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
人们将各类具体的法律文案总结归纳 , 配上相应的法律解释 , 就形成了早期的法典 , 依法治国的思想也一直延绵至今 。
“及至禹、汤、盘庚、武丁 , 各当时而立法 , 因事而制礼 , 礼法以时而定 , 制令各顺其宜 。 ”——这段来自于《商君书·更法》的记载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礼刑体系的建立过程 。
【历史故事】古代大夫可以免除刑罚?从古代法律体系入手,谈帝王依法治国理念
文章图片
所谓礼刑体系就是在上古时期 , 较高地位的统治者依据当时的典籍来规定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 , 最终形成了法律体系 。
其不同于后来具体的法律条文 , 所有刑罚制定以及实施的最高解释权在于统治者对于典籍的解读 。
“刑不可知 , 则威不可测”是当时统治者的法律指导思想 , 普通大众无法预知自身在习惯法中的命运 。
此时正是孔子眼中礼乐升平的时代 , 而对普通大众来讲这个历史时期是极为残酷的 。
“礼崩乐坏”是当时以及后世文人对于春秋时期礼法制度的评价 , 随着传统礼乐制度的衰败 。
以典籍为依据的习惯礼法也开始被逐渐淘汰 , 郑国与晋国出现的“铸刑鼎”事件是这个现象的标志 。
【历史故事】古代大夫可以免除刑罚?从古代法律体系入手,谈帝王依法治国理念
文章图片
在这个事件中 , 两国的统治者将具体的法律条文刻铸在铜鼎之上 , 使其为大众所知晓 。 这标志着“刑不可知”的时代不再了 。
这时的法律由不成文的习惯法发展到了成文法时期 , 《法经》《秦律》等成文法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
即便如此 , 这时的法律体系仍未脱离礼刑体系 ,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处在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时期 , 这时的各类法律还未脱离礼的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