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科创板解禁潮起试水新方式给减持减压

新华社上海10月27日电(上海证券报采访人员 林淙)随着首批公司限售股解禁 , 科创板减持“第一浪”掀起 。 截至10月26日收盘 , 共有25家科创板公司发布减持公告 。 从减持主体来看 , 创投机构成为减持主力 , 亦有少数公司董监高选择“落袋为安” 。
从减持方式来看 , 中微公司、天奈科技试水询价转让制度 , 而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等传统模式仍是大多数科创板公司股东减持的选择 。
从减持时点来看 , 解禁即减持的安排 , 大多基于公司不错的股价走势 。 与此同时 , 收回投资成本或自身经营发展的需求 , 让个别股东“便宜也要卖” 。
从解禁后的表现来看 , 一向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减持 , 并未在科创板上掀起大风大浪 , 市场已从初期的短暂下跌重归于平静 。 这份“波澜不惊”的淡定背后 , 既有科创板公司对减持新方式的探索、增量资金入市带来的缓冲 , 也隐含着市场各方愈显成熟的共识和定力 。
创投功成身退 , 高管落袋为安
科创板的第一波减持潮 , 由创投机构担纲主流 。 目前已公布的减持计划中 , 创投机构占到近八成 , 深创投、江苏高投、达晨等明星机构均名列其中 。
以减持比例较高的西部超导为例 , 公司7月23日晚公告 , 股东中信金属、深创投、陕西成长新兴及陕西成长新材料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4%的公司股份 , 其中陕西成长新材料为清仓式减持 。
当晚 , 同样宣布清仓减持的还有新光光电的股东朗江创新、朗江汇鑫壹号 。 二者为一致行动人 , 拟合计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所持全部149.15万股股份 。 从该减持计划发布的时点来看 , 新光光电7月23日收盘价为43.95元 , 仅较发行价38.09元高出15% 。
无独有偶 。 瀚川智能持股4.99%的股东江苏高投 , 也于同日抛出减持计划 , 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 比起公司股价一度攀上的高点100.34元 , 公告日当天41.05元的收盘价 , 可谓“便宜”不少 。
便宜也要卖 , 何故?创投机构们公开的减持原因 , 不外乎“收回部分投资成本”“补充运营资金”“自身资金需要”和“投资运作安排”等 。 投行人士告诉采访人员:“近期一些科创板个股被机构减持 , 其中不乏部分机构认为当前股价较为理想 , 属于减持好时机;也有部分属于被动卖出 , 资金使用期限到期 , 即使估值不高也得走 。 ”
这一现象背后 , 绕不开创投资金的“生意逻辑”:不同属性的资金覆盖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 , 而创投资金的使命就是陪跑企业的初创期 , 并在企业上市后实现退出 。
创投的退出需求不仅有理可据 , 且有政策可依 。 如10月10日宣布对热景生物进行减持的达晨创泰、达晨创恒及达晨创瑞等3名股东 , 早在今年5月便已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 , 成功申请了创业投资基金股东的减持政策 , 故其减持不受比例限制 。
【创投|科创板解禁潮起试水新方式给减持减压】除了创投机构有序离场外 , 不少科创公司的董监高也开始行动 。
如 , 因个人资金需求 , 交控科技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刘波 , 董秘李春红拟分别减持公司不超过0.46%和0.08%股份 。 方邦股份股东、监事夏登峰日前公告 , 拟减持公司不超过0.44%股份 。 今年9月 , 杭可科技董事、核心技术人员赵群武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0.26%公司股份 , 完成减持计划;公司董事桑宏宇、监事俞平广、郑林军及高管章映影拟合计减持不超过0.84%公司股份 。
方式要创新 , 安全得注意
科创板减持潮中 , 中微公司和睿创微纳无疑是最“吸睛”的2家公司 。 不过 , 前者靠的是尝鲜“新花样” , 后者却是因为“犯规” 。
公告显示 , 中微公司本次解禁规模达1.94亿股 , 为此前公司流通股总数的3.77倍 。 如何平抑大规模减持可能对市场带来的冲击?对此 , 中微公司给出的解法为:试水科创板询价转让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