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边羽|陈寅恪真的被吹捧过火了吗?( 二 )
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噬 。 不论吹捧还是质疑 , 其原因还是对陈寅恪的学问并不真正了解 。
陈寅恪的学问有多大?
深不可测 。
就拿传统文人视为末技的诗词来说 , 陈寅恪可以说是民国最大的诗人 , 即便放到清朝几百年 , 那也是数一数二的 。 他在清华讲课 , 出考题 , 从来都是出口成章 , 精工对联 。 比如有次上联“孙悟空” , 大家都知道下联是“祖冲之” , 后来的周祖谟则用“胡适之”来对 , 博得了陈寅恪的青眼 。
又比如他初到清华 , 就是一联成名 。 他送给清华学子一幅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 , 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 ”这对联之工整、寓意之精巧 , 一下子就让清华学子们对这位没有文凭的导师服了气 。
文章图片
“南海圣人”是康有为 , 梁启超是康有为弟子 , 到这里来当导师 , 那么大家都是康有为的再传弟子了 。 而另一位导师王国维是溥仪的老师 , 正宗帝师 , 所以大家都和大清皇帝都是同学 。 陈寅恪四零年去重庆参加政府的文化会议后写的一首《庚辰暮春重庆夜宴归作》也蛮有意思:
自笑平生畏蜀游 , 无端乘兴到渝州 。
千年故垒英雄尽 , 万里长江日夜流 。
食蛤哪知天下事 , 看花愁近最高楼 。
行都灯火春寒夕 , 一梦迷离更白头 。
这里面的“食蛤” , 就是吃蛤蜊 , 是宋代非常流行的一个典故 。 意思就是只吃蛤蜊 , 不问世事 , 与现在的“吃瓜群众”含义基本一样 。 从这首七律也可以看出陈寅恪这位学术公子对政事的态度 。 你干你的事 , 我吃我的瓜 。
他一直就是这个态度 , 建国后郭沫若代表中央邀请他主持中古历史研究所 , 他直接提出要求约法三章 , 不让他的任何工作人员学马列 , 还要最高领袖毛、刘的书面保证 。 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 最后不了了之 。 陈寅恪一直寓居南方 , 而当时炙手可热的康生登门拜访 , 他也是闭门不见 。 可见不仅仅是口里那么说 , 也是那么做的 , 这才是当时、如今的压迫下扭曲的文人敢想而不敢做的行为 。
为天下之不敢为 , 如何吹捧都不为过 。
文章图片
不过诗词只是陈寅恪的末技 , 他在学问上的成就最高的是在佛学、历史、语言学 。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 , 研究范围甚广 , 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大家知道他的贡献主要是来源于他在逃难中所著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这是在逃难之中 , 全然没有翻阅、查验前人作品 , 完全凭借心中的学问和知识写成的 。 光就这一份记忆力 , 就秒杀了大部分文人 。
而实际上陈寅恪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 最大的是“历史学”的突破 。 中国人以前研究历史 , 都是《史记》、《汉书》之类的历史记载、考据核实 。 而陈寅恪提出了“史识”的概念 , “史识”并非历史观 , 而是经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而获得自己的认识 。 这种认识 , 才是研究历史真正要追求的 。
同时陈寅恪对历史的研究方法 , 也有重大开拓 。 是改变了几千年史学的研究性途径、新方法 。
文章图片
也就是说 , 从陈寅恪开始 , 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方法 , 改变了 。
陈寅恪研究历史 , 不单纯沿着帝王将相、历史事件的脉络来研究 , 而是打散、重组 , 注重横向联系 , 以多种学问相互融合为方法 , 来得出历史结论 。 比如说他的重点研究南北朝的历史 , 他侧重的是门阀集团的分类、流变和相互影响 。 于唐代历史的研究 , 也提出了“关陇集团”的概念来解释李唐的兴起 。
- 梧桐树边雨|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精析,“卧龙跃马终黄土
- 梧桐树边羽|谁更厉害?,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
- 梧桐树边羽|不懂的话是不是就不要写诗?,格律是什么
- 梧桐树边羽|为什么读起来感觉不像诗?,“江南可采莲”写的内容是什么
- 梧桐树边羽|为何君子不器?,子曰:“君子不器”
- 梧桐树边羽|良知乃吾师”——王阳明的《长生》之路,“千圣皆过影
- 梧桐树边羽|如何改写成七绝?,这是一首山歌
- 梧桐树边羽|和繁体字的“這”,有区别吗?,简体字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