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小时候一提起北京,除了故宫和长城,最让人向往的就是小吃了,与理解古代历史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不同,街边的美味小吃,便宜、大碗又易得,可以让人通过味蕾,这种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拉近与北京在地域上的距离,体验老北京美食文化。
高铁和航空的提速,不断缩短着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对距离;网络和电商的发展,也让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美食,在"朝夕之间"唾手可得。
可就在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品尝到北京小吃的时候,那些小时候被我们细数着的冰糖葫芦、北京烤鸭、驴打滚……,好似回不去的童年一样,不复当年的美好滋味。为什么北京人曾经骄傲的这些小吃,越来越多的人不买账了?
文章插图
味蕾上的小吃,文化上的北京都说在老时候,何止北京,只要是小吃,基本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吃食。可别小看了贩夫走卒,挑夫苦力,就算是到了现代也是有着庞大基数的"民间",单衣难御寒的冬季,一晚热热的羊杂碎下肚,也能让劳苦大众体验一把做神仙的滋味吧。
经现代统计资料显示,这座拥有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都,共有200种小吃。这个数字的由来,相信是在如此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因为时节、物产、人文等因素造就的"时令"小吃,经过演变和更新后的结果。
如果回顾过往,那些让人们食指大动的小吃,数量之庞大,可不是这区区200之数能赶上的。
文章插图
作为历朝历代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的小吃,融合了汉、回、蒙、满等多个民族的特点,有的用料讲究,精工细作,有的粗犷豪迈,不拘一格,有的看似上不了台面,实则是将宫廷御用菜肴,因"材"烹调的民间美食。
北京小吃争议最大的就要数"豆汁儿"了,很多老北京甘之如饴,但也有很多外地食客形容其"一股泔水味儿",不仅仅是外地食客,就连北京人也都调侃过,八九十年代,谁家要是熬上一锅豆汁儿,满院的苍蝇都要跟着跑。
文章插图
据说,豆汁儿在大辽时期就已经是民间美食,历史悠久自不必说,在它面前,不分身份高低,都可以来上一碗;乾隆年间,更是将豆汁儿纳入宫廷御膳,这些都能看出豆汁儿在北京小吃排行榜中的地位。
为什么说豆汁儿面前人人平等呢?据传,那些富贵人家或者穿戴体面的人,如果坐在摊上吃个灌肠之类的,都会被人耻笑不分体统,有失身份。
可在摊上喝豆汁儿却不分身份和穿戴,什么人都可以来上一碗,佐以萝卜干、咸菜,再来上个芝麻酱烧饼或者焦圈,这一套也可以说是早年间的"豪华早餐"阵容了。
文章插图
再来说说民间"苏造肉",也就是北京的卤煮火烧,说卤煮火烧起源于苏造肉,但苏造肉的原材料是五花肉,这东西可以算是旧时代的"奢侈品",没什么普通人家能吃得起。
既然吃不起五花肉,猪头肉和猪下水还是可以替代的,再加上高手在民间的烹饪技巧,这份从清朝就开始的民间美食,历经岁月的演变流传至今。
文章插图
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老字号,卤煮火烧就有出名的"小肠陈";豌豆黄、芸豆卷有从1925年就开始创办的"仿膳饭庄";吃大灌肠必定就会提到的"合义斋饭馆"等等。
有自家的字号是最原始的营销理念,知名知姓是让食客找上门来的第一步,而在口味上的琢磨,才是让"字号"由新变老,由弱变强的关键。
- 高配版酸辣螺蛳粉,在家就能吃到的名小吃,快来一起嗦粉
- 70岁老奶奶路口卖“稀罕”小吃,2元一个被哄抢,买家:不多见
- 石家庄排行前十的名小吃,你吃过几个?网友:我就吃过烧饼!
- 火火火!广元街头的这些人气小吃,千万别错过
- 火遍全泉州的传统小吃,我们在家就能复刻,味道一样钱却省了一半
- 教你制作经典小吃驴打滚的详细教程,简单实用,只要掌握几个窍门一学就会
- 此人气小吃,软软糯糯,甜辣可口,一次得做两盆,家人抢着吃!
- 这5种冬季小吃,补气血、益身心,是不得不吃的滋补佳品!
- 老北京炝锅面
- 老照片:90年代的那些街头小吃,每一张都看得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