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清明上河图》里,竟藏着北宋的商业密码?


名画《清明上河图》里,竟藏着北宋的商业密码?
文章插图
跟随《清明上河图》,拂去历史的尘埃,这幅传世名画背后隐含着北宋商业世界怎样的密码?
“《清明上河图》全景式展现了宋代城市的商业消费面貌,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它的出现反映了士、商之间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人逐渐不被世人所轻视。”上海商学院教授从《清明上河图》中“破译”了宋代文化发达背后的商业逻辑。
看似羸弱的王朝有着怎样的富庶?约千年前,北宋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的疑问或许能够成为解密的钥匙。据宋人施德操在《北窗炙輠录》中记载,一日,仁宗“在宫中闻丝竹歌笑之声”,问曰“此何处作乐?”宫人答:“此民间酒楼作乐处。”
这条材料在宋人笔记中一晃而过,但在今人眼中,它反映了公元11世纪的现实——大都市已不再是纯粹的政治或文化属性,还极具消费属性;与唐时商业区、生活区“市坊分开”、实行宵禁不同,宋时居民区的封闭性已然不再存在,临街房子打开窗成了门面、经营空间与时间都有了很大宽松,夜市繁荣。到了仁宗朝,商税成为宋朝重要的税收来源,商业发展势不可挡。
名画《清明上河图》里,竟藏着北宋的商业密码?
文章插图
尽管“重农抑商”的传统仍在,有宋以来,商人的社会地位与文化地位都有了相应提高。相较唐朝商人是不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宋时不仅商人中有“奇材异行”者可以参加,商人子孙也可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身份。商人参加科举在宋代已不是什么新奇之事,甚至还出现过富商影响科举的事件。
而在赴京赶考路上,常有考生带上家乡特产变卖以充路费。文人、商人之间界限模糊,时有角色转换的情况发生,弃儒从商、弃商从儒大有人在,地位差别不再明显。放榜之时,便有“榜下捉婿”一俗,从商人家在婚恋市场里不再处于弱势,更有甚者,富商之家或可与皇室联姻。虽仍有传统文人反感当时浓重的商业氛围,但“贱商”“抑商”思想也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名画《清明上河图》里,竟藏着北宋的商业密码?
文章插图
经商不受歧视,更多与商人有关的文化作品应运而生,《清明上河图》便是这一时代的产物。除了衣食住行,张择端的画中更有一些特殊产业——卖画的、卖书的、算卦的……文化产业等新兴市场逐渐兴起。
正因宋人的从商理念与文化意识均达到了一定高度,书籍、书画成为市场新宠,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同样热销于世。
随着科举、文化的兴盛,教辅市场由此发展;茶文化的普及使得茶瓯、茶笼、紫砂壶成为文人馈赠之佳品;达头鱼、车鳌等海鲜产品摆上了汴京消费者的餐桌;银杏受到北宋人士的追捧,到了南宋,它已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成熟的市场不断刺激着新产品的出现,宋代商业紧跟国民消费需求,及时推出了不少新兴产品,也引领着消费潮流,对当下仍有启示。”他说。
<<<延伸书单·宋朝那些事儿
名画《清明上河图》里,竟藏着北宋的商业密码?
文章插图
学者余蔚《士大夫的理想时代》列入“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描绘了宋代的政治变迁、制度设计、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而以政治史为主,将宋代历史分成兴起、守成、争执、突变、中兴、僵持和沉沦七个时期。书中对宋代历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重新回到历史情境中进行同情之理解,从宋代历史和当时实际的效果中予以评析。
名画《清明上河图》里,竟藏着北宋的商业密码?
文章插图
学者吴钩继“说宋系列”前三部《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后,《宋仁宗:共治时代》出版后加印,带有温度的历史书写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