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功:“羞于发声、耻于招摇”的韦其麟( 二 )



陈建功:“羞于发声、耻于招摇”的韦其麟
文章图片
韦其麟的文学贡献和成就 , 并不只限于叙事长诗 , 或者说 , 并没有止步于奠定了他文学地位的《百鸟衣》 。 我不知道研究者是否注意到他在1987年出版的散文诗《童心集》 。 一篇篇短小的散文诗 , 几乎就是“我”——一个小女孩——对哥哥乃至整个成人逻辑的质疑 。 就像安徒生笔下那个以一句大实话戳破“皇帝新衣”的孩子一样 , 重新找回了“童心”的韦其麟 , 以一个娃娃的稚语 , “挑战”着许多既成的所谓“真理” 。 这让我想起明末思想家李贽的《童心说》:“童子者 , 人之初也;童心者 , 心之初也 。 ”“童心既障 , 于是发而为言语 , 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 , 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 , 则文辞不能达 。 ”“盖其人既假 , 则无所不假矣 。 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 , 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 , 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 , 则假人喜 。 无所不假 , 则无所不喜 。 ”出版于1987年的《童心集》 , 显然是韦其麟经历上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之后 , 思想与情感获得升华的产物 。 书里借那个童心难羁的孩子之口 , 时不时就要发出质疑 。 比如你们都膜拜的“英雄树” , 哪里有“稔子树”好?每次“我”跑到山坡上 , 都是满山的稔子树摇曳着花朵欢迎“我” , 而英雄树却居高临下 , 令人望而生畏!比如你们都珍惜的“红豆” , 为什么只是夸赞它们的美丽?为什么把它们装在那玻璃盒子里只是让人看?为什么不把它们撒到山坡上 , 让它们长成披满绿叶、小鸟鸣唱其上的大树?比如你们为什么眼看着水牛打架 , “嗨吆、嗨吆”欢呼喝彩?让它们静静地回到草地上 , 亲亲热热地吃草不好吗?你们为什么眼看着公鸡打架不拉不分 , 不看着它们啄出了血、叨飞了毛 , 不善罢甘休 。 你讨厌它们好好地一起玩吗?……当然 , 韦其麟笔下的童稚之问 , 绝不是简单的挑战或“抬杠” , 它更贴近于童心真实的流露 , 也更多地呈现为儿童的视角和表达 。 但这种“流露” , 没有时代与社会活跃思想的启迪 , 是难以达到这一境界的 。

陈建功:“羞于发声、耻于招摇”的韦其麟
文章图片
以上所述 , 不过是再读韦其麟诗作后一点浅显的读后感而已 。 本意是想说明韦其麟的创作及其思想发展 , 仍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挖掘 。 现在 , 《韦其麟研究》得以出版 , 算是韦其麟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 期待有更多的评论家、学者对韦其麟的创作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