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裔建筑师韦业祖:为华埠留下建筑遗产

《加拿大华裔建筑师韦业祖:为华埠留下建筑遗产》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韦业祖(左)与叶承基在唐人街。(加拿大《环球华报》)





中国侨网3月27日电 据加拿大《环球华报》报道,在温哥华,乃至在加拿大建筑界,韦业祖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用毕生心血倾心打造华埠建筑,为华社留下丰硕遗产。如今韦业祖已驾鹤西去,但是他设计出来的杰作,由此传递出来的中华文化风韵,会长久地滋润着这片土地。





在靠近温哥华煤气镇(Gas Town),有座被标志为历史遗址的老楼房,色彩已然斑驳。韦业祖(Joe Wai)的建筑设计公司就在里面。记者有幸在他生前于此与他聚谈。当时感觉到韦业祖本人与这座建筑一样都有些沧桑感,办公兼会客室的几面墙上,挂着炭笔素描似的多幅设计草图,倒像一所美术学校。





徜徉在煤气镇与唐人街(China Town)之间的韦业祖,以建筑立身,而他的建筑作品又贯通中西。所以他坦言:保留华埠历史区是为了保存完整街区印象,有地区独特性,就如煤气镇一样独特,翻新旧建筑是在原址注入创意。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著名华裔建筑师韦业祖年前逝世,终年76岁。他一生致力于保护和保育华埠,即使已病重,在临离世前几天,仍然出席华埠奇化街发展项目咨询会,在温哥华唐人街留下他最后的身影。





从一开始韦业祖就与温哥华唐人街结下了紧密关系,士达孔拿区(Strathcona)是他初抵温市后定居的社区。1968年他刚从外地回到温哥华,就与建筑师伍德(Bud Wood)一同参与煤气镇(Gastown)和华埠复修报告事宜。当时正值温市发展的关键时代,要兴建有八条行车线的公路穿过华埠,士达孔拿面临被拆。韦业祖以建筑师身份加入士达孔拿业主及住户协会,据理力争,最终成功阻止兴建公路。





就这样韦业祖一路走来,从未有过停歇。他并未一味守旧,也主张兼顾发展,但是必须在维护好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这是他的行事原则。





在备受争议的奇化街(Keefer St.)105号地皮发展问题上,韦业祖有着综合的己见。当在中华文化中心举行更改土地用途的资料简介及咨询开放日时,已经快走到生命尽头的韦业祖,依然拖着氧气筒呼吸辅助机到场,尽献自己的良知。





正如前卑诗省长哈葛(Mike Harcourt)评价,韦业祖的功绩不只在于阻止了修建公路,同样重要的是,在振兴华埠和保护华埠灵魂的数十年中,他担当了一个具有建设性和富有创意的角色。





获温哥华荣誉公民奖





在2013年,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向9位卑诗省民颁发温市荣誉公民奖(Civic Merit Award),其中一位就是华裔建筑师韦业祖。





当时在温哥华市府大楼举行颁奖仪式,以奖励他们对社区的贡献。该奖项于1946年设立,是为了奖励那些在各自岗位取得杰出成就,同时对社区做出贡献,帮助他人的优秀市民。





韦业祖从罗品信手中接过奖章和奖状,在发表感言时他表示,自己是作为社区一份子获得这个荣誉,它同时属于整个社区,以及社区里兢兢业业做出贡献的每一个人。





温哥华有一个执行委员会,就“温市荣誉公民奖”进行评选,优中选优,韦业祖就是这个评选过程的结果。





留学加国专业长才





韦业祖的外公1886年从福建三水来到加拿大,母亲在温哥华岛上的维多利亚出生,年轻时返回香港读书,就在那里的社区结识了韦业祖的父亲。





韦业祖父亲的家族经营药品,当年在广州、越南等地,都有“二天堂”的店牌。





在香港出生的韦业祖,在那里接受初级教育,1952年赴加,开始在加西上高中。随后在卑诗大学(UBC)建筑系就读,学制6年,只比学医少一年。





对在UBC建筑系的学习,韦业祖说除了建筑学本身的专业知识外,还能由此掌握加拿大本地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方面非常重要,因为在以后具体实践中,要懂得与所在政府及相关机构联系。





大学毕业后,韦业祖先在一家公司干了一年。之后,转至英国伦敦市政府工作三年,为大伦敦议会(Greater London Council)负责设计可负担房屋。





从英伦三岛返回加拿大,在建筑公司又干了8年。





时光到了1978年,韦业祖着手独立创业,建起时下这个建筑事务所Joe Y Wai Architect Inc.,距今已有近40年历史,在加拿大建筑设计行业算是个老字号。





韦业祖在办公室。(加拿大《环球华报》)





华埠留下大手笔





作为加拿大著名华裔建筑师,韦业祖负责设计了温市华埠的“千禧门”牌楼(Millennium Gate)和中山公园,如今这些景点都成为温哥华唐人街的标志。





在百余年前温哥华华埠诞生的原址附近兴建千禧门,目前已成为通往华埠的一座拱门牌楼。这座象征华裔历史文化的新地标,从酝酿构想,筹款、设计和施工,到工程计划完成的重任,由韦业祖一力肩挑。





韦业祖曾追忆说,为设计这座必须符合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凸显华埠环境形象的大型牌楼,他曾用很多时间做研究,最后决定以华人历史文化所强调的“和谐”精神,为千禧门立体地标的主题。





千禧门楼高15公尺,屹立在华埠片打街和泰勒街口附近,牌楼顶端以中国传统琉璃瓦和飞檐为特色,搭配宫殿楹柱;西向的大牌匾以蓝底镂金大字,画龙点睛地题出“千禧门”;牌坊另一面则有“继往开来”题款。





在韦业祖精心设计下,千禧门横梁凋饰以汉、满、蒙、回、藏等七大中华民族为主题,檐门梁柱造型以凸显均衡美感为特色,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当年负责洪门大楼重建规划的韦业祖曾表示,为尊重历史,特别在传言孙中山专用房间的位置规划出一个350平方英尺开放式单位,包含小厨房及卫生间,并特别加装一个小阳台,作为对孙中山的怀念。





华埠中山公园由韦业祖设计公司参与营造,获得过温哥华市政府2005年度文化传承奖(Heritage Awards),当时的颁奖礼在温哥华消防局艺术中心(Firehall Arts Centre)举行,由前温哥华市长李建堡颁发。





过来人为学子建言





虽然参与主导过不少华社与华埠的建筑事项,韦业祖并不将自己局限于华人圈内,而是也参与主流社会相关事务,特别是一些非牟利组织机构的工作。就专业方面的体会而言,韦业祖说要做对社会有益的建筑。一定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如要符合气候环境等。





近10年来,韦业祖帮助印第安人做了好几个项目,包括当地住宅及市区建筑。他还担任一些教职,时不时到卑诗大学等高等学府授课。





在加拿大虽然学的主要是西方建筑,而且早期加拿大本地有关东方建筑的图书资料十分有限,但是韦业祖一直利用各种场合,坚持研究东方建筑。1975年开始有机会到中国大陆,他就特意到北京、南京和苏杭等地,实地参览古建筑经典之作。





韦业祖认为温哥华唐人街落后20年,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一是邻居社区环境不好,导致附近居民和游客不愿意来。多年前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过振兴唐人街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华埠眼下的落后现状,韦业祖认为需要正视,出路之一在于加强与政府层级的通力合作。韦业祖本人身居顾问,在市政府有关决策上具有发言权。





韦业祖认为,现在不少来自中国的女留学生喜欢学习建筑。作为建筑学的过来人,他的忠告是虽在西方学习,但不要失去中国根脉,不能切断悠久历史,不要抄袭照搬,要明白里面的精髓,同时融入本地文化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