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从无锡地铁看华云数据破解传统企业“上云”困局

【?头条】从无锡地铁看华云数据破解传统企业“上云”困局


在当今云时代,尽管云作为全新IT基础设施,无论在技术、理念还是在解决方案以及实施层面都已日趋成熟,且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认可,但调研机构数字显示,传统企业“上云”的步伐依然迟缓。


统计数字表明,当前传统企业用户“上云”的比例仅为20%,仍有高达70%以上的传统企业没有“上云”。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传统企业用户“上云”的步伐?作为云服务商又该如何破解?


地铁从属于大轨道交通行业,可以说是传统行业的一个代表。日前,记者采访了无锡地铁以及云计算服务商华云数据相关负责人,了解了无锡地铁在“上云”方面的心路历程,以及华云数据如何帮助传统企业用户打破“上云”困局的。


地铁“上云”,释放巨大应用价值


今天,对于无锡的广大市民而言,通过刷手机二维码的方式乘坐地铁,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对智慧地铁的探索,这种免除排队购票环节且无须携带地铁卡的简便、快捷的地铁乘车方式,不仅极大改善了乘客地铁出行体验,在服务模式上也属于国内首创。


该服务模式自去年5月17日正式推出以来,赢得了无锡大众百姓的普遍欢迎。目前刷码乘车数量已占据当地地铁乘车总人数的40%,总注册人数已超过40万。这些数据积累无疑也将对无锡未来市民的智慧出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锡地铁云智慧便民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无锡地铁集团的子公司,是刷码乘车服务的具体提供方,承载了无锡地铁便民服务系统和对外服务职能。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晓舜告诉记者,便民服务公司的一大发展思路就是以地铁乘车为起点,从智慧地铁做起,通过打通公交、停车场、机场、火车站等交通领域环节,最终致力打造一个公共交通平台,为大众百姓提供更佳的出行体验。


【?头条】从无锡地铁看华云数据破解传统企业“上云”困局

无锡地铁信息管理部副部长任东涛(左)无锡地铁云智慧便民服务有限公司

董事副总经理王晓舜


“当然,这其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非常多”。王晓舜说,比如地铁网络是封闭系统,而对外服务则需要在公网上进行,那么如何将内部网与外部网打通?其次,刷码乘车的特点是短时间内乘车人数和频次都非常高,对高并发和高稳定性提出很高的需求。“在这方面,便民服务系统正是引入了华云的云能力,才使得所面临的问题迎刃而解。”


事实上,刷码乘坐地铁只是无锡地铁依托云进行服务创新的一个缩影,云为无锡地铁带来的好处远远不止于此。


据介绍,通过携手华云构建自身的私有云平台,不仅为无锡地铁带来了业务敏捷性以及效率的提升,还带来了切实的经济价值。无锡地铁信息管理部副部长任东涛告诉记者,通过与华云深入合作,无锡地铁借助华云在云计算方面的技术能力对硬件资源实施云化,带来了诸多好处。


无锡地铁自2009年开始筹建,共规划有5条线路。其中,1、2号线目前已建成通车,3、4号线处于在建状态,5号线还处于审批中。无锡地铁3号线地铁在云化之后,在提高应用部署敏捷性及效率的同时,也使得无锡地铁的IT硬件资源使用效率大幅提高。无锡地铁数据中心IT资源利用率从30%提升到了 70%-80%,管理效率提高了3倍,使用二维码出行占比高达40%,大幅减少站点内售票机的购置和传统地铁票使用量。


携手华云,选择“对的”云服务商


作为传统企业,无锡地铁的成功不仅为自身带来巨大的应用价值,也为其它企业用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并照亮通云的路。应该说,无锡地铁作为国内率先实现“上云”的地铁企业,也成为行业中“敢于吃螃蟹”的地铁企业。无锡地铁云平台曾一度获评“2016年度中国地铁云标杆示范项目”金i奖。


众所周知,在我国,凡是涉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业,都极为看重安全和可靠性。在这些行业中,尤其当面临系统设备升级时,往往将安全及可靠性视为第一考量要素,而宁肯牺牲技术的领先性。因此,这类行业对于新技术及其供应商的引入非常慎重。地铁行业便是如此。


那么,无锡地铁最初决心“上云”是基于何种初衷?其又为何选择华云作为云战略合作伙伴?任东涛介绍,无锡地铁当初之所以“上云”,主要是在地铁信息化发展方面遭遇到很大的制约瓶颈,这个瓶颈正是日益庞大的IT硬件成本投入和硬件资源实际利用率低的问题。


一方面,在IT基础设施投入上,若按照传统思路,每条新增地铁路线都会配备相应的IT硬件设施。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地铁线路的增多,无锡地铁最终将不得不面临庞大且独立、分散的IT硬件设备群,这也将为企业的IT运维服务带来巨大压力。


与之同时,由于不同地铁线路业务对于IT硬件的利用率并不均衡,不少硬件设备在投入运行后的实际利用率很低,这也造成了硬件资源的极大浪费。事实上,也正是这些问题促使无锡地铁决心“上云”。


至于最终为何选择与华云合作,任东涛表示,无锡地铁最初曾寻找多家有实力的云供应商,但最终选择了华云,主要原因还是看重于华云在助力传统企业用户“上云”方面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在这方面,华云不仅有强大的全云能力,还在本土化服务方面拥有着强大的能力。如今,事实证明这一选择也是对的。


据了解,华云作为全云能力的倡导者,有着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不仅在公有云技术上拥有强大实力,也在私有云及混合云领域形成了自身的优势。2017年,华云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产品入围年度央采软件协议供货名单,同时也是唯一在上述三大领域都通过可信云认证的云服务商。在服务方面,华云则能够为用户提供7x24x365全天候服务,成为让本土企业用户放心的云合作伙伴。


任东涛表示,根据规划,无锡地铁的“上云”将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云化。当前无锡地铁已携手华云成功迈出了这一步;第二步是致力于实现生产系统的“上云”。目前在国内并没有一家地铁企业能够真正实现。在这方面,无锡地铁与华云已经成立了联合研究项目组,相关工作将会在今年展开。至此也标志着无锡地铁云端的步伐已行进至“深水区”。


如何破解传统企业“上云”困局


应该说,云经过前些年的发展,如今已进入一个深入落地发展的阶段。在此期间,无论是从政府管理层还是产业界角度而言,对云的认识都已今非昔比,这一有利氛围也进一步推动了云产业自身的快速发展。


一方面,政府管理层近年来频频出台支持云计算发展的相关举措,从政策的高度积极推动产业界对云的应用;而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对于云的认识也已不再是“上不上”的问题,而是“如何上好”的问题。


【?头条】从无锡地铁看华云数据破解传统企业“上云”困局

华云数据集团执行副总裁马杜(左一)


事实的确如此。华云数据集团副董事长、执行副总裁马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许多传统企业用户今天之所以没有“上云”,问题并非出在意识层面,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中还普遍缺乏能够打动用户和能够解决其业务需求的云服务商。


马杜认为,传统企业用户在“上云”方面与多数互联网用户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传统企业用户针对云的需求痛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这是企业用户关键业务应用上云的前提与基础;


二是公有云环境下的数据归属权及安全性问题。目前在国内并没有一个从事数据监管的职能部门,用户往往对自身的数据安全存在担忧;


三是用户上云后,若将应用迁移至其它云平台,应用是否能够与当前云平台进行解耦的问题。目前来看,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上云”热情。


马杜表示,华云致力于深耕企业级市场,并对企业客户需求保持了高度敏感。比如在数据安全方面,华云不仅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和自建的云数据中心全力保障用户数据安全,还能够为客户提供像基于托管模式的私有云服务。由于该服务并非运行在多租户环境下,从服务器机柜、到存储及网络是完全隔离的,因此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扇门。传统企业用户“上云”,还需要寻找到能够懂自己的云服务商。不难看出,华云之所以能够赢得无锡地铁的信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对客户需求痛点的理解与把握。而在这背后,强大的全云能力和更接地气的本土服务能力无疑是助力传统企业用户翱翔于云端的有力保障。


《电脑商情报》创立于1992年3月,“聚焦渠道进化,关注方案集成”是我们的宗旨。

旗下CBINews.com是中国最大的企业级IT渠道垂直网站。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国内企业级IT市场的渠道新闻资讯和原创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