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还能缓过来吗?

金立还能缓过来吗?



对于传得沸沸扬扬的收购传闻,动荡中的金立终于站出来回应了。



此前,一直有传言称金立最新的接盘方是海信,对此金立方面向《

证券日报

》记者表示,目前确实正在洽谈融资,并且应该会有战略资金进入,但都与海信无关,所谓的海信洽谈、合作、投资、入股全部都是谣言。



去年底,金立陷入供应商欠款和资金链紧张传闻。从今年一月起,金立公司在深圳和上海等地陷入了多家供应商的诉讼,已有不少中小供应链厂商从一月上旬开始到金立总部“上门要债”,部分厂商称欠款期限已经达到半年以上,董事长刘立荣的股权也被冻结。据报道,金立总共欠下超过百亿元的债务,其中拖欠银行 86 亿元,拖欠供应商近 40 亿元。

  

对于资金链问题,刘立荣称金立将分三个步骤来解决,首先引入合作伙伴,确保生产与销售;第二,引入战略投资者,补充资金;第三,出售资产偿债,获取债权人支持。

  

但是就目前来看,这三步都还没有得到落实,成果如何也就无从谈起。



首先,自从资金链断链以后,金立手机基本陷入停产局面。金立手机对其供应商欧菲科技欠款 6 亿元,欧菲科技申请财产保全;另一家供应商维科精华,被金立拖欠了 8409.99 万元的电池款,也面临被退市风险警示。



因为没能及时结款,导致欧菲科技等供应商已经停止了对金立供应手机元器件,手机生产自然也就没法继续,甚至连员工工资也不能正常发放。



新浪科技报道,金立曾于今年 1 月底发布通知,安排部分金立工厂职工停工放休 1 个月,按照通知文件的安排,3 月 8 日工厂将复工。但《

财经

》报道称,金立位于东莞的金立工业园将散伙,已经开始遣散员工。



金立还能缓过来吗?



公司层面也是如此。



虎嗅采访了一位前金立员工,她表示一月是金立最动荡的时期,熟络的同事大部分都已离职或是正准备离职,并且就像曾经的乐视一样,金立的经历对于他们接下来的求职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

新浪科技

报道称,还有应届毕业生表示,由于资金问题,金立已经将今年新签约的应届生全部解约。金立方面承诺将按照三方协议的违约金进行赔偿 4000 元,不过目前赔偿金还未发放。



至于融资,海信曾被认为会是那颗救命稻草,但金立否认了这条传言,我们采访到的前员工也表示这条传言可信度不高,如果是海信的话,公关动作不是现在这样。



最有可能的“接盘侠”没了,金立依然要苦苦寻求新的投资方。



3 月 10 日,《

财经

》杂志披露金立的债务危机解决方案称,公司近期将重组,这源于金立拿到一笔融资。如果公司重组属实,公司的控制权及股权归属将是另一个重大变化,刘立荣极有可能出局。



但对此金立方面称,刘立荣是金立的灵魂人物,融资这件事情都是他亲自在谈的,不可能出局。



各种负面消息传得满城风雨,金立至今也没能拿出实锤的消息来稳定军心,融资情况的进展可想而知了。



目前来看,出售资产可能是金立欲“断臂自救”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了。为了开源节流,金立开始寻求出售银行股权和物业资产,包括微众银行股权、南粤银行股权以及在正在建设中的位于深圳前海的金立大厦等重要资产。



与此同时,工商资料也显示刘立荣 2017 年 12 月在四川省宜宾市成立了名为“宜宾市金立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这被解读为金立未来可能会迁往成本更低的西南地区。



金立的资金链断裂非常突然,就在去年年底,他们还能和深圳卫视合作,开一场场面盛大的发布会,各个价位的产品线也都在更新。但这也正是潜伏的危机,过去金立一直在营销上不遗余力,给外界的一贯印象都是“我们很有钱”,但砸了大钱的营销没能转化成销量,就成了“打肿脸充胖子” ,落得今天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



如今智能手机市场已现疲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18 年 2 月国内手机市场的总出货量为 1812.2 万部,同比下降了38.7%;4G手机的出货量为1753.4万部,同比下降了37%,达到了近些年跌幅之最。



这种市场大环境下,金立要想翻身难上加难。此前有报道称,金立手机的经营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金立以后只做 ODM 代工,品牌会保留,但不会再生产自有品牌的手机。



“变成代工厂还是很有可能的。”我们联系到的前金立员工表示。



“至少能活下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标题文字

内容描述.



 虎Cares 



如何在职场里做一个优秀的「抗打击俱乐部成员」

顺便偶尔充当一下「办公室矛盾调解员」

你需要的必然是方便且美味的「办公室零食」

一个诞生30天销售即破百万的零食界高级戏精

包装到处撒梗、办公情绪到处撒泼

最重要的是,种类繁多,好吃且划算

假薯片、地瓜片、山药片...

戳小程序,捕获「办公零食界的梗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