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接地气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宣传劳模工匠精神
小编来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用接地气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宣传劳模工匠精神’,特意拿来分享给各位看官,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记得分享哦!
正文开始:
本报讯(记者孙权)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首先要在社会树立劳模和工匠形象,积极宣传他们,让更多孩子了解他们、敬佩他们,向他们学习。在国家对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倡导的背景下,为什么却没有涌现出足够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来?在8月31日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如何树立劳模、工匠形象,提高他们的社会待遇,以及如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等,成为委员们讨论的焦点。
有着劳动模范和工匠双重身份的一线技术工人李凯军,结合自身实际及经历道出了劳模、工匠的艰辛与执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有很多相同点,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做事不以追求利益为导向。”
李凯军是中国一汽铸造有限公司铸造模具设备厂钳工,工作条件艰苦,环境差,待遇却不高。“我们铸造厂和整车厂不一样,他们有直接的产品,我们是给他们提供零部件,所以效益相对差一些,工作环境也比较艰苦。在我们铸造车间,如果戴上三层口罩待三个小时,出来的时候,鼻孔都是黑的。”
“有一次在做一个模具的时候,我们的工期不合理,但已经定了,只能想办法完成这个产品。那靠什么?靠的就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我连续五天四宿每天只趴在工位上睡一个小时,有人说我身体好,其实我是靠一种信念支撑着自己。”
李凯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梦想的追求,对职业的热爱。他认为,劳模、工匠在本职岗位上,并没有那么光鲜亮丽,更多的是需要具备坚定不移的信念、持之以恒的追求、心无旁骛的专注、生生不息的传承和百折不挠的奋进。
如何培养更多像李凯军这样的劳模和工匠,让更多人在本职岗位学习劳模和工匠精神?全国政协常委边发吉认为,颂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是当代文艺工作者重要的职责,也是党和国家一直倡导的现实题材文艺创作的重要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界创作了一大批以劳模、工匠原型为题材的作品,如《青年鲁班》《铁人王进喜》《大国工匠》等,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劳模的热潮,起到了浸润人心、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为了更有效地宣传劳模和工匠精神,边发吉建议加大劳模和工匠题材文艺精品的创作力度,“要增加高质量的文艺产品供给,就要走近工匠、走近劳模,创造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创作和宣传,这将对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海丽气象吧丨全省温度有回升 鲁南降雨频繁
- 北京举办师生文艺展演庆祝教师节
- 朝鲜举行国庆文艺演出
- 新城街道将举办“红色文化”大型主题文艺巡演
- 上海今天阴有阵雨或雷雨 最高温度26度
- “廉洁文艺进社区”活动举行
- 《中秋月儿圆》慰侨文艺晚会在悉尼市政厅举办
- 文艺演出迎宾朋
- “将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中国故事讲给非洲受众”
- 泸州古蔺启动“我脱贫 感党恩”系列活动百村文艺演出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