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制导的分子武器——抗艾滋病药物
特别声明:《精准制导的分子武器——抗艾滋病药物》转载于网络,并不代表傻大方资讯网的立场。
编者按: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部科普动画《精准制导的分子武器——抗 HIV 药物》。短片将病毒拟人为进攻细胞“城堡”的“世纪杀手”,与拥有精确制导“分子武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精准博士”博弈,运用二维动画和 3D 模型生动形象再现人体内无时无刻存在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希望通过该动画,普及病毒的入侵、繁殖和感染机制以及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在改变大众对艾滋病病毒认知的同时,能够让大众从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和力量,以及应对疾病的正确科学方法。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乔舒亚·莱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曾道:“在人类主宰的这颗蓝色星球上,唯一的最大威胁就是病毒。”回顾历史可以发现,病毒性传染病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而来,并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和全面的影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即艾滋病,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1981年,艾滋病在加利福尼亚首次被证实。1986年6月,国际微生物协会及病毒分类学会将从艾滋病患者体内分离到的病毒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或艾滋病病毒。
从此以后,人类就开始了与这个病毒的艰难斗争。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艾滋病已导致超过3,900万人死亡,这使其成为有史以来破坏力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到2015年底,约有3670万名 HIV 携带者。HIV 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而使得患者失去对抗疾病的保护和免疫能力,又被称为复活的“特洛伊木马”病毒。
作为威胁人类的头号疾病之一,艾滋病在我国蔓延速度之快可谓触目惊心,目前正向普通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扩散。据 WHO 于2014年发布的《全球青少年健康》报告,艾滋病已成为导致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因素,仅次于道路交通意外。
艾滋病并非单枪匹马而来。除了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在过去,艾滋病通常由于其血液传播等途径与社会丑恶现象相联系,感染艾滋病的病人往往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
恐惧源于未知,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早在1988年1月, WHO 便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对于个人而言,了解病毒基本知识,是科学防护应对病毒来袭的有效手段。
虽然目前没有针对艾滋病毒感染的治愈方法,但通过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等药物可控制该病毒并帮助防止其传播,从而使艾滋病毒携带者以及面临重大风险者可以享有健康且有益的生活。截至2015年年中,全球有158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采用抗病毒疗法。近15年间,通过全球努力,艾滋病毒新感染率下降了35%,艾滋病相关死亡率下降了24%,大约780万人的生命得到挽救。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红刊财经】精准押注重组 信托“朋友圈”上市公司是否涉足
- “高分低能”有了精准医学评估
- 前中后审查逮捕模式实现精准监督
- 赵晓光:精准化数据时代——元亨利贞 | 天风证券2018年度策略会
- #练到精准# 正握VS反握,差别真的很大吗?
- 科大讯飞吴晓如:人工智能,让扶贫更精准
- 天等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
- 广东:打造法律监督"新引擎"实现全方位精准化监督
- 中山精准医学3D打印中心签约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旭主任:肿瘤介入治疗将更精准、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