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聊的结局,QQ时代就已注定


米聊的结局,QQ时代就已注定
文章图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新知(ID:kejixinzhi) , 作者:于松叶 , 编辑:向阳
微信和米聊的10年境遇 , 成了近日互联网领域里对比最强烈的一组竞品 。
1月19日 , “微信之父”张小龙在“微信之夜”亮相 , 表示微信下一阶段将会有一些重要改变 , 包括尝试直播、状态等功能 。 戏剧性的是 , 同日米聊也发布了一则公告 , 通知用户将在今年2月19日彻底关闭米聊服务器 , 提醒用户将聊天记录及时导出 。
一边是即将发布新版本的喜悦 , 一边是即将退出互联网舞台的黯然神伤 , 互联网世界的争锋 , 就算到最后一刻 , 也要争夺众人眼球 。
21世纪已经进入第三个10年 , 过去20年里 , 每过10年左右 , IM(即时通讯)领域都会发生一次较大的改革 。
1999年 , QQ的前身OICQ诞生 , 意味着腾讯写下了中国互联网IM领域的第一笔 。 2010年年末 , 米聊诞生 , 一场新的行业变革正在悄然酝酿 。
2011年1月 , 腾讯迅速反扑 , 推出微信 , 打响了IM反击战的第一枪 。 很不幸 , 这第一枪 , 就已经几近杀死了米聊 。 而后的10年里 , 腾讯在IM的战场不断深耕 , 小米在硬件市场不断狂奔 , 仿佛从未踏足过IM领域一样 。
|雷军领跑 , 腾讯猛咬

米聊的结局,QQ时代就已注定
文章图片
小米公司推出米聊 , 意味着IM领域第二阶段的战争正式开始 。 雷军很清楚 , 这一战如果成功 , 将有可能推翻始终由QQ占主导地位的行业格局 。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 , IM领域始终是QQ独大 。 彼时的中国互联网 , 是PC端产品的天下 , 用户平均年龄也较小 。 作为开放式社交产品的QQ , 相对契合年轻用户的需求 。
2010年 , 远在大洋彼岸的一场手机发布会 , 间接影响了中国互联网的未来走向 。 6月8日凌晨1点 , 史蒂夫·乔布斯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苹果第四代手机iPhone4 , 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 , 奠定了智能手机的基本框架 , 也掀起了一场移动应用革命 。
毫无疑问 , 属于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的时代到来了 。
不得不佩服雷军敏锐的嗅觉 。 2010年4月 , 在iPhone4发布的前两个月 , 雷军就拉上几个好友 , 创立了小米公司 。 为了锚定风口 , 小米主要锁定了三块业务 , 即第三方手机操作系统、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 。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 , 小米陆续推出了MIUI、米聊和小米手机 。 多个业务之中 , 小米手机的战绩最为猛劲 , 2011年8月上市的M1销量近800万台 , 使得小米成为现象级品牌 , 雷军也成了风口上最得意的人 。
但那时鲜有人发现 , 雷军也在为米聊的不断失势而焦虑不已 。

米聊的结局,QQ时代就已注定
文章图片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 意味着网民群体将完成从年轻化到全民化的转变 。 面对更加多元、更加重视隐私的全民群体 , 娱乐性有余而封闭性欠缺的QQ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
大道至简 , 市面上亟需一款简约且封闭性较好的IM产品 , 而这样一款产品 , 率先在国外出现了 。 2010年10月 , 一款名为KikMessager的IM应用风靡海外 , 这启发了雷军 。
雷军看准时机 , 于两个月后推出了米聊 。 对于这款产品 , 雷军很有自信 , 且早就预判到 , 如果米聊失败了 , 那原因一定是腾讯反击成功 。
米聊的上线 , 是腾讯帝国离危险最近的一次 。
有观点认为 , 是米聊的出现 , 逼得腾讯立刻推出了微信 。 但事实是 , 张小龙和雷军一样 , 也是受到了KikMessager的启发 。 在发现IM领域存在新的可能之后 , 张小龙立刻给马化腾写邮件 , 建议腾讯做一个崭新的移动社交应用 , 还没睡觉的马化腾立刻回复道:马上就做 。
后来的某次公开演讲上 , 马化腾无不感慨地表示 , “(微信的研发)是生死时速 , 因为另一家对手也正在生死时速 。 他们赌我们不会那么快 。 ”
微信于米聊上线40天之后上线 , 这场生死时速 , 小米团队还是赌输了 。 “腾讯反应得太快了” , 雷军很无奈 。
先跑40天的米聊 , 根本不足以在微信面前形成绝对性优势 。
微信起初只允许手机通讯录导流 , 后来不得不面对是否需要内部配合 , 让QQ向微信导流这一问题 。 至于这一举措 , 张小龙自己都无法把握能否成行 , 但是作为局外人的雷军 , 却早已预判到了这个结果 。
在度过冷启动阶段之后 , QQ才开始为微信导流 , 也让微信用户数量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