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并非越大越好,把握“施压”的度,家长要认识“倒U型假说”

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说到压力 , 父母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压力越大 , 动力越大" 。
于是 ,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副场景:
孩子放学后 , 着急地吃完饭 , 就要赶去上各种补习班 。 周末本是休息的时候 , 孩子却要早早爬起 , 不仅要完成作业 , 还要去应付周末的补习班 。
平时待在家里的时候 , 父母担心孩子感受不到压力 。 于是 , 在孩子玩耍的时候 , 父母总要说上几句 , 直到孩子自觉到房间里学习 , 才消停下来 。
孩子每次考完试出成绩的时候 , 父母又有的说了 。 若孩子考得不好 , 父母多会指责孩子 , 希望孩子上点心、再努力一些;如果孩子考得好 , 父母也很少会给孩子鼓励与表扬 。
相反 , 父母会给孩子列出一大堆别人家的孩子 , 希望孩子再接再厉 , 下次要考得更好才行......
虽然现在孩子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 , 但是孩子却也承受很多的焦虑和压力 。 很多父母就经常给孩子施压 。
父母希望孩子在感觉到压力的时候 , 能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 进而表现地更加优秀 , 以及成长起来 。 这本是很好的想法 。 但是 , 压力并不是越多越好 , 如果父母不能把握施压的度 , 孩子迟早会扛不住压力 , 最后变得一蹶不振 。
压力并非越大越好,把握“施压”的度,家长要认识“倒U型假说”
文章图片
负压过大的情况下 , 孩子的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适度的压力确实可以给孩子提供危机感 , 并且促使孩子前行 。 然而 , 物极必反 , 过犹不及 , 过多的压力就只是简单的危机感了 , 它会使孩子陷入危险的环境中 。
在负压过大的情况下 , 孩子的生活会发生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生活习惯发生改变
人在负压的时候 , 便是一直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 。 父母为孩子施加的压力越多 , 孩子脑中的弦便绷得越紧 。 若是超出孩子所能承受的范围 , 这根弦就会断掉 。
负压 , 会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 。 孩子的睡眠状态、言行举止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 有些孩子在睡觉时可能会经常做梦 , 睡眠很浅 , 严重的还会出现经常失眠的事件 。
此外 , 孩子的言行举止也会发生改变 。 因为父母给孩子施压过多 , 孩子可能变得很难面对父母 。 孩子的沟通可能会出现一点障碍 , 行为举止可能会有些拘谨 。
压力并非越大越好,把握“施压”的度,家长要认识“倒U型假说”
文章图片
身体状况发生变化
父母给孩子提供的视一个积极的环境 , 那么孩子就会慢慢地变成一个积极的人;如果父母整日给予孩子一些消极的暗示 , 那么孩子也会慢慢变成一个消极的人 。
由于情绪不佳 , 对于一些东西 , 孩子就变得提不起兴趣 。 对于生活的细节上 , 孩子没有那么多耐心了 , 也不太关注 , 而父母则是将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面 。 在这种情况下 , 孩子就很容易生病 。
轻一点的就是生理上的疾病 , 严重一点的 , 可能就是心理上的疾病了 。
情绪变化大
在负压情况下 , 孩子很容易变得喜怒无常 。 面对给自己施压的人 , 孩子会表现地拘谨 , 甚至是不自觉地拉开距离 。 而面对关系较好的同龄孩子 , 孩子可能会表现地放松一些 。
事实上 , 孩子要比父母想象中的多愁善感 。 孩子在经历高兴的事情时 , 也会不自觉地联想到那些压力 。 顿时 , 孩子又会感觉到焦虑 。 经常性的喜怒无常会对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塑造方面带来不好的影响 。
压力并非越大越好,把握“施压”的度,家长要认识“倒U型假说”
文章图片
把握施压的度 , 父母要熟悉"倒U型假说"
虽然大多数父母知道压力太多会对孩子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 但是 , 父母却不太能准确地把握施压的度 。 多数情况下 , 孩子承受的压力要比父母想象中的大很多 。
那么 , 究竟父母应该如何把握施压的度呢?在保证正确施压之前 , 父母应该清楚"倒U型假说" 。
"倒U形假说"是美国学者威廉逊提出的 。 该假说认为:
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初期 , 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一般不是很大;但是 ,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 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将不可避免地扩大;
而当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时 , 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扩大趋势就会停止 , 并转变为不断缩小的趋势 。 这个变化过程就好像倒写的U字 , 所以 , 人们把它称之为"倒U字假说" 。
"倒U型假说"同样也可以运用在心理的压力和动力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