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闹情绪”?家长学会为情绪设立“红绿灯”,孩子受益终身

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傍晚吃完饭后 , 一家人坐在客厅里一起看电视 。 电视正播放着一起令人唏嘘的新闻 , 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对父母带着孩子出门逛街 , 途中看见了一家琳琅满目的小饰品店 。 女儿顿时两眼放光 , 拉着父母进店 。 不一会儿 , 小女孩手里抱着一大堆的物品:小包包、各种公仔、发卡项链......父母惊讶地看着孩子 , 妈妈劝孩子说不能买这些东西 。 女孩实在喜欢 , 争着吵着要买 , 任父母如何劝导都不听 。 这时 , 父亲脸色开始发生变化 , 当众大声地责骂女儿 , 用手抢过孩子手中的物品 , 还动手打了女儿一巴掌 。
在为父母教育孩子粗暴感到唏嘘的同时 , 我不惊想到大多数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总喜欢闹情绪 , 而父母却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处理情绪 , 结果就发生了一系列让人感到诧异的事情 。 孩子爱闹情绪 , 还需要家长学会设立"红绿灯" , 助孩子健康成长 。
孩子爱闹情绪背后的三大原因
生活中 , 我们常常会遇到孩子爱哭闹 , 爱闹情绪的状况 , 有一些父母采用一味地安抚孩子 , 也有一些父母责怪、指责孩子 。 很少会有父母静下心来 , 分析孩子为什么闹情绪 。 当看见孩子闹情绪时 , 父母不妨看看以下三种常见的原因 。
孩子总“闹情绪”?家长学会为情绪设立“红绿灯”,孩子受益终身
文章图片
孩子内心不开心的一种外在体现 。
孩子是世界上最为纯真的人 , 与成年人不同 , 大多数孩子都不会用外表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情绪 。 开心快乐就哈哈大笑 , 难过悲伤便嚎啕大哭 。 孩子闹情绪 , 背后是孩子内心不开心的一种体现 。
外向的孩子可能会直接向别人诉说自己的想法 , 内向的孩子则可能把不开心化作情绪释放出来 。
孩子内心存在着某种需求 。
心理学家格拉瑟认为 , 我们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需求 , 不分年龄不分性别 。
孩子闹情绪 , 很大可能是因为孩子想要得到某种东西而得不到 。 外向的孩子闹情绪可能是求而不得 , 内向的孩子闹情绪可能是不知道如何向别人述说自己的内心想法 。
父母过于溺爱孩子 , 养成坏习惯 。
据了解 , 当代多为独生子女的家庭里 , 父母对孩子的爱都过于宠溺 , 导致孩子容易养成矫情的性格 , 遇到不顺心的心情不懂得自己加以把控 , 而是像父母闹情绪 , 想以此来解决 。
亦舒说过:"情绪这种东西 , 非得严加控制不可 , 一味纵容地自悲自怜 , 便越来越消沉 。 "
纵观生活 , 有多少孩子毁在父母所谓的疼爱之中 。 《变形计》中就有很多的例子 , 由于父母溺爱 , 导致孩子闯祸不断 , 不懂得尊重别人;由于父母过于溺爱 , 孩子侮辱家中做饭阿姨 。 正是由于父母没有节制地溺爱孩子 , 才导致孩子随意地闹情绪 , 表现出许多令人心寒的行为 。
孩子总“闹情绪”?家长学会为情绪设立“红绿灯”,孩子受益终身
文章图片
懂得控制情绪的孩子终身受益
孩子更加健康成长 。
心理学上认为 , 情绪是人体在面对外界环境所做出的反应 , 它具有三个部分:生理 , 认知和行为 。 懂得控制情绪的人 ,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外界的认知都比较清晰 。 而不懂得控制情绪的人 , 则很容易被情绪控制 , 受它支配 , 发生一系列冲动的事情 。
懂得控制情绪 , 更好促进身体健康 。 研究表明 , 能够常保持正面情绪的人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功 。 而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的巨大压力下 , 容易产生一系列的疾病 , 比如高血压 , 心血管疾病 , 甚至患抑郁症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 因而 , 懂得控制情绪的孩子 , 才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
孩子面对问题时保持冷静的态度
情绪 , 往往是我们面对问题时的向导 。 在面对相同的问题时 , 不同情绪的人处理方式也不同 。 比如:在商店 , 两个孩子同时看上了一个玩具 , 都询问妈妈的意见能否可以购买 。 妈妈拒绝了孩子 , 并耐心地向孩子解释原因 。
这时 , 懂得控制情绪的孩子会调节自己的内心 , 理解妈妈的做法 , 欣然接受妈妈的拒绝 。 而不懂的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则不同 , 他可能会闹情绪 , 争着吵着要妈妈购买玩具 , 甚至是威胁妈妈不买就不走的做法 。
由此可见 , 懂得控制情绪的孩子 , 更能冷静处理问题 。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 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镇定 , 在困难面前临危不惧 , 将事情处理得更加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