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无达诂

什么是诗无达诂

什么是诗无达诂

文章插图
“诗无达诂”,意思是诗词没有通达的解释 。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五《精华》 。
春秋战国时代,赋《诗经》断章取义成风,即各取所需而属“断章”,借古语以说“我”之情,因此,所引之诗,其义因人而异 。在艺术鉴赏中,又由于诗的含义常常并不显露,加上鉴赏者的心理、情感状态的不同,对同一首诗,常常因鉴赏者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解释 。所以,“诗无达诂”在后世又被引申为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 。扩展资料
1.诗歌主题的多义性《锦瑟》作为李商隐的代表作,以其最难索解的主题多义性而特别引人注目 。
既有人认为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名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也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亡妻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是一首咏物诗 。除此之外,甚至还有人指其为一首影射自己一生郁郁不得志的政治际遇之作,等等,可以说是不一而足 。事实上,正如同西谚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或者古人也说“诗无达诂” 。

2.诗歌语言结构的开放性促使误读的形成对于一首诗来说,语言结构的特殊性、开放性,使得所营构的境象存在多面性,本身即具有“潜在的意义系统”或“信息容量”,其中,从纵向上讲,随着历史的推移,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审美趣味的变化也会造成艺术评价的差异 。从横向上讲,诗歌一经面世,就要面对所有的读者,当它们面对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角度和审美趣尚的读者时,它们就表现出了最大限度的非限制性和灵活性 。
3.诗歌语句的浓缩性造成解读的分歧语言精炼是诗词重要特点之一,主要表现形式便是语句的浓缩性 。
在古诗词中,常见的有缺失主语、采用典故、频繁类比等手段,这样便会造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结果 。
4.文言词的多义性导致理解的多样化古诗词中有些字有很多词义,而在人们的鉴赏中,会出现几种种结果:一是“正读”,二是“误读”,包括“正误”和 “反误” 。“正读”现象让人欣慰,而“误读”现象应区别对待,不可盲目否定,也不可全盘肯定 。
“诗无达诂”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诗无达诂

文章插图
“诗无达诂”,原作“《诗》无达诂”,最早见于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篇 。“达”,明白、晓畅之意;“诂”,以今言释古语 。
鉴于这些经生儒者的唯心倾向与实用目的,他们认为古《诗》的时代已逝,事过境迁,难以解释,因此根本不必忠于原作,而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随心曲说,加以引用 。如《诗经·魏风·伐檀》明是一首愤怒抨击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刺”诗,但董仲舒据其“《诗》无达诂”之说,割裂局部与整体的有机联系,化“刺”为“美”,认为“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样冷嘲热讽的话,歌颂了统治阶级的“君子”“先其事,后其食”,是不会尸位素餐的 。这样理解和运用“《诗》无达诂”,就把一部古《诗》肢解得面目全非了 。那么,对于“《诗》无达诂”的理论究竟如何理解呢?与汉儒经生随心曲说相反,后来的诗论家们则从文学欣赏的审美思维入手,把专指《诗经》的方法,化为“诗无达诂”,来泛指一般诗歌的欣赏原则 。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三:“董子云:‘诗无达诂’,孟子之‘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也” 。指出了“诗无达诂”与孟子“以意逆志”的说诗方法的自然联系 。说明诗歌的阅读与欣赏,应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而跨入语义学与美学领域,主要应该用心灵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 。
诗有诗的特点 。“诗无达诂”是根据诗歌的艺术特征,教人不要只看到语言文字与事物之间的有形的直接联系,更要看到它们之间那无形的间接联系 。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有形的直接关系可以“达诂”,也应“达诂”;但无形的间接关系则常是反映事物之间深层结构中的心灵振荡,犹如捕风系影,很难一下子“了然于口与手”(见苏轼《答谢民师书》)的 。
因此,那神气浑融而发其自然精光的诗篇,就不能仅仅是训诂文字,牵合“事实”,而应该根据作品本身所提供的意象,按照自己的生活体验去驰骋想象 。心灵的咀嚼回味一旦“顿悟”,就会豁然贯通,获得了美的享受 。所以,“诗无达诂”并不是说诗歌不可解释、无法明白;而是说不能机械理解,“以辞害志”,望文生义地作呆滞板实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