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二 )


通过卫国战争的胜利 , 托尔斯泰也表达了对在战争中收到创伤的各方人民的怜悯之心 , 他是一位有博爱观念的作家 。读后感.俄国人民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英勇和和爱国热情 , 被史书称赞 , 也表现出了俄国人民这种顽强的性格和斗志 , 是任何民族都打不垮的 。
在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背景中 , 俄国还是一个奴隶制国家 , 当西方文明的资本主义渗透进来时 , 他们遭遇了沉重的打击 , 一个大国仍然要被强大的小国冲击和压迫 , 当然这也给俄国的社会进步带来了契机 。
我们珍惜和平 , 享受着和平带来了幸福生活 , 而我们也要为保护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范文5篇(二)
战争与和平 , 这既是故事的主题 , 暗喻着人生的常态 。纵然是拿破仑这样伟大的皇帝 , 传递自由精神和“革命”的魅力的意大利人 , 即便他其实试图恢复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似乎在这个主题之下 , 也可以被分解成无数个喧嚣的会议、虚情假意的外交辞令和一场又一场令人疲乏的战争 。——在纷乱中爆发出一点高潮 , 随即又回复到更低、更虚无的现实中 , 这不但是指战争这一对象 , 换言之 , 故事里的家庭生活、社交环境 , 也同样暗暗反映着如此自相矛盾的逻辑 。托尔斯泰是一个擅长记录生活 , 更具有不自觉遵循生活中某种“必然”的逻辑的直觉 。这种直觉使他在试图表达深刻主题之外 , 常常能催生出一些令人猝不及防的生活喜剧 。而他自己也深知:也许出于情感 , 他对宗教和土地有不可理喻的爱意但出于他的教育和理智——实际上常常因为不断反省而转向虚无 。有趣的是 ,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 , 总有些真理不可置疑、不须反思——“信仰”就像大主教的遗体 , 一旦浮现出尸瘢 , 无法映证那个全能的神 , 软弱的人就会堕入怀疑的危机中 。也许在热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眼里 , 托尔斯泰是个从内心深处真正软弱的人 , 他并不具备他所标榜的那样的信仰 。
以此为准线 , 逆推向《白痴》和《群魔》 , 与托尔斯泰完全不同 , 陀思妥耶夫斯基将“愚人”或曰“圣愚”刻画得浓墨重彩 , 并且赋予《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阿廖沙以信仰试炼 。后者更坚信 , 信仰只有在愚人身上才能保存 , 也许是因为愚人这个形象背后是更具有希腊原始癫狂精神的 , 离崇尚“科学”的现代文明 , 更远一些 。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向信仰深处挖掘 , 他不去探讨生活的意义 , 因为那与宗教精神相比 , 显然是不值多费口舌的 。托尔斯泰则孜孜于询问人生的意义 , 却同时点出构成人生的全是片段——试图极力描摹的作者却无法从中提炼出意义 。他所描绘的虚无人生 , 是使深入探索那种宗教信仰——亦即有力托住虚无之花的花萼 。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一个癫痫症患者 , 一个体验过极端事件的人 , 也是托尔斯泰的后辈 , 读后感.正是从这里找到撬动问题的铁锹 , 并且一气呵成解答了前者 。也许 , 从这种对信仰的肯定层面来看 , 陀思妥耶夫斯基又否定了前者 。有趣的是 , 纳博科夫在多年后旅居美国时 , 创作了一系列描摹黑色喜剧以及精神病症状的作品 , 其中一度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真的描摹成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也许是发现了俄罗斯文学中的极端偏执情结 , 纳博科夫将深刻和偏执冷静地隔离开了:但他又留下了诗歌一样的语言和 , 某种不可言喻的阴郁情绪 。去其筋骨而欲保留神采 , 得来的结果却终究有些浅薄 。
因之 , 托尔斯泰在贴地描写生活的同时 , 也达到了一种深刻 。他真实地刻画着生活 , 也提炼着生活 , 从而通过体验 , 以生活的流动状态而表现了他所看见、并且隐约触摸到的深刻真相 。他从深刻的主题出发 , 最终渴望朴实的道理 , 这也合乎生活的逻辑——因为渴望某种抽象的概念而前往具体事例中探寻真理 , 反而经过真诚的体悟而变得朴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