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的主旨思想是什么?

题主好!你好像误解老子和《道德经》,把道德当俗知讨论了 。下面换个角度,结合原文,闲聊几句,供参考 。
【1、文字和文义都非“道”】
经文多处暗示过这个隐义,此举三个:(1)第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所指就是“道”无形,不能被表达,自然与文字、文义无关 。也因此,谈“道”皆是自愚自误,多此一举 。(2)第十五章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所指就是悟道者以“道”为身,常匿恒隐,不能被人旁观而知 。也因此,老子和他所证悟的“道”都不是文字、文义所写的那样 。(3)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所指就是“道”与欲望、文字、利益、机巧、仁爱、智慧无关,独立绝在,唯一无二,没相对性;悟道只靠无欲无求、无学无思,破除对立,就入“道”门,不靠文字和思维 。所以,“道”是不可写、不可说、不可思、不可描述的,则全经所写都是“非道非德”,有啥可讨论的?
【2、老子无思想】
经文多处暗示此义,略举三个:(1)第二章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悟道者无求就无事,无事就无言,无言就无说,无说就无义 。同理,悟道的老子所写经文,哪有含义对世人说?不过是以“无”教人,劝人入“无”罢了 。若能觉“无”,何必探讨?可见,迷道者才写“道”、说“道”、论“道”,骑驴找驴,颠倒如此 。(2)第二十四章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即悟道无得,有求皆误;“我”为障碍,无“我”能智;生见自盲,在私无明 。同理可知,悟道的老子不会认为所写的经文“有意思、是真理、起作用” 。为何?无我无求,写即不写 。可见,只有迷道者才以为老子在经文中宣说了思想 。(3)第二十七章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即悟道者行而无形,说而无言,事而无法,通达万物而无机巧,晓了一切而不用智 。同理,悟道的老子不以有形的文字为能事,不说有形的话语以诲教 。反之,如果老子写经时如凡夫一样有思有想,就是有欲、有为、有心,自相矛盾如此,凭什么以“无欲、无为、无心”教育世人?故觉悟老子的《道德经》只有一法,即也做到无欲、无为、无心,与他一样,就豁然明白了,绝对不能以文字、言音、思维的方式瞎摸索 。
【3、经文的逻辑】
“道”不可见、不可说、不可思、不可离,世人又迷“道”如盲,天生如此,该怎么教育他们悟道呢?就好比对盲人讲光明,他永远不懂,为何?盲人在黑暗中,不能脱离他的现实施教 。此时,老子在经中用矛盾法来宣教,如“盲人问什么是光明(道)?”,老子说“不暗是光明(道)”,也就是用对立的反面启发悟道,此时居于暗地的盲人会有所觉悟 。同理,盲人问什么是“高”,老子会说“不低是高”,此时居于低地的盲人会有所觉悟 。所以,全经写的虽然是“非道非德”,却能推人反向觉道、明道和证道 。明白这个教育和写作的原理,即知以矛盾法可彻悟老子圣教的真面目 。此举三例:(1)第三十六章说“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通常解为“人判断形势和处理事务”的方法,其实此处是老子用矛盾法在教世人如何“入道”,即离极向反,趋向事态的中位,可以“明道和在道” 。(2)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是以矛盾法教育世人,即从欲望的反面(无欲)可入“道”,从矛盾的反面(无矛盾)可证“道” 。(3)第四十五章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也还在以矛盾法教育世人,即“道”藏在矛盾的背后,非矛非盾;世人见到矛盾,却无矛盾之心,就能悟道 。若深究下去,全经是以矛盾法为唯一线索,巧妙教育,极其高明 。
【4、经文的教育对象】
老子在多处暗示,《道德经》是写给上智者的,只对极少数人有用,而绝大多数人没能力接受此教 。再举三例:(1)第四十一章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即上智者才能悟道、入道和行道,中下智者不能明道 。换言之,大多数世人没能力读懂本经,读也无用,更谈不上受益 。(2)第五十三章说“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 。非道也哉”,即沉溺在欲望中的芸芸凡夫,绝不可能悟道和修道 。(3)第七十一章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即悟道为智,迷道为病;觉道为慧,昧道为愚;人不明道,自害自受 。环顾世界,几人以“道德”为师,去精勤修习无欲和无为的能力?故经文不能广教于大多数人,不是无效,而是世人福报太小,见宝不受,沉溺欲望,无缘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