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东西越来越不好了 唯品会为什么不火了( 二 )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唯品会连接起来的是哪两端” 。我们常说商业里的“供需连”,供给指的就是技术、产品;需求是客户和用户;而唯品会是一个连接两端的平台 。
供给和平台有了,需求是谁?当时很多人把电商理解成线下搬到线上,只是线上门槛更低,连接的用户跟线下没差别 。
但唯品会用了一着“乾坤大挪移”式的思维方法,把需求端放在了三四线城市、县城甚至农村 。
在这个像三明治一样有着许多夹层的国家里,品牌之于一线城市的中产阶级甚至“高产阶级”的人而言是爱马仕、阿玛尼、古驰和迪奥;
对于二、三线城市的人来说,品牌意味着大商场里打着外文的标签标价4位数的衣服,哪怕它是个地地道道的国产品牌;
对于三、四线城市的人而言,品牌相当于真维斯和美特斯邦威 。
当时很多叫得上名字的品牌在二三线城市尚且没有专卖店,更不用说四线及以下城市了 。所以,唯品会的品牌下沉一下子就让看起来不是什么的品牌成了真正的“品牌” 。
在所有业务涉及“特卖”的电商平台里,唯品会是唯一没有所谓“互联网”背景的公司,公司的创始人沈亚和洪晓波都是“传统温州商人”,他们曾自嘲不懂“电”,只懂“商” 。
温州商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擅长精细化商业运作,这在唯品会此后的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此外,温州商人还有个特点就是团结,坊间传言2012年唯品会刚上市时,股价曾“流血”,但后来由低谷出人意料地冲高,是因为当时沈亚见股票迟迟没有好转的势头,万般无奈下打了个电话给温商圈里的朋友,希望他们出手相助 。
这个电话过后,唯品会股价就出现了逆转 。
虽然不知真假,但起码能解释为什么最初唯品会不缺资金,能放开手脚推进独特的“特卖”模式 。
言归正传,有了品牌之后,沈亚接下来两张牌,构成了唯品会的底层框架:品牌+特价+闪购
首先,用品牌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然后打出特价牌,用价格这一零售业最敏感的卖点刺激用户的购买欲望 。
当人们发现原价上的商品在网站上只要几百元时,这种“物美价廉”的诱惑力会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光顾唯品会 。
在特卖的同时,再用限时做法在这种欲望上加了一把火 。每天上午10点,唯品会上新,从此开始了商品的5天特卖期 。
短暂的特卖周期不会对供应商的其他渠道或是正价商品产生影响,从用户角度来说也有了“抢购”的紧迫感,而且用户在网站上下单后必须在半个小时内完成付款,否则订单会自动取消 。
这种带着“饥饿营销”性质的平台模式也让消费者在对品牌的选择度上有了更大的心理空间 。
毕竟便宜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即便没有自己心仪的牌子,其他品牌正在做特价也是难得的“捡便宜”机会,因此唯品会的商品量即使不能与大型的综合性平台相比,但同样也撑起了顾客回头率 。
现在看这样的“三板斧”不足为奇,但在十年前,是唯品会的首创 。
这样清晰又明确的定位,加上独特而有效的模式,勾起了人们对特卖的强烈热情,上线不到一年用户量就达到了20万,供应商也开始自己找过来 。
2012年,是中国诸多服装品牌面临库存压力最大的一年,服饰企业去库存的愿望跟唯品会的商业模式强关联,助推唯品会业绩飘红,净营收同比增长204.7%,达6.92亿美元,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

唯品会东西越来越不好了 唯品会为什么不火了

文章插图
为什么垂直电商大部分都死掉了?
2012年,当唯品会高歌猛进时,苏宁易购、国美、天猫商城、京东、当当网等正在发起各种降价活动,开启电商价格大战 。
看到唯品会取得的成绩,厮杀中的电商企业都缓过神来了,意识到“清理尾货”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
事实正是如此,2012年,中国服装销售中有一半来自尾货,2014年中国仅服装品类一项的尾货就有近4000亿的市场 。
淘系电商在这方面就有特别深的领悟 。
2012年双十一取得了巨大成功后,很多品牌为2013的双十一留了大量库存,当年的双十一也取得了几乎翻倍的效果,但很多商家并不爽,因为他们备的货并没有完全销掉,有的甚至70%都没销掉,这样回不了款,对利润影响极大 。
商家只好拉到唯品会上处理,不仅低价,而且还交给唯品会27%左右的佣金,直接推动了唯品会股价大涨 。
于是,淘系电商也兴起了一系列闪购频道,比如天天特卖、淘抢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