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享宴祈寿
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重阳享宴祈寿习俗古代在各地流传甚广,在一些文学著作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如汉代《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又《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重阳时节的大型饮宴活动,其实是由时节庆丰收祭祀宴饮发展而来,在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加入了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发展至今,摆敬老宴、饮宴祈寿风俗仍在中国南方一些地方流行 。
3、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登往高处乘清气升天 。
4、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 。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 。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在传统习俗中,清明为“春祭”,重阳为“秋祭” 。重阳登高祭祖的传统风俗延绵至今 。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旧时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 。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祛火、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插茱萸等古俗则是民间登山驱风邪的行为,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 。
6、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 。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为了庆祝粮食丰收,喜尝新粮 。因为“高”与“糕”谐音,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后来才有了重阳节登高吃糕的习俗 。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的演变中融合了多种民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底蕴 。首先,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的含意,民间认为长久即长寿,所以,重阳节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
重阳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重阳节这天有什么风俗 导读: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一个日月并阳,两九相重的日子,在古代有着长寿的含义,如今更是被赋予了老人节的含义,所以这天是敬老爱老的节日 。现代爱老活动形式众多,但也不能忘了传统节日重阳传下来的风俗活动,那么重阳节这天有什么风俗?重阳节有哪些传统风俗呢?和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
重阳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重阳节这天有什么风俗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