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体现什么哲理( 六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一句话表明:⑴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精神;⑵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表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这意味着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
◆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这句话说明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

第四部分人生价值观(6、7课)
◆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正确阐述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范仲庵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毛泽东评价刘胡兰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树立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
◆“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说明了贡献和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主要蕴涵的哲学道理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王安石说:“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这些千古名句主要告诉我们享乐主义具有危害性,应该反对 。
◆德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理想的确立和形成,仅是理想通往现实之路的一个环节;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
◆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这句话说明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
◆恩格斯说:“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这告诉我们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
◆爱因斯坦说过:“成功等于艰苦奋斗+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从理想角度看这说明要实现理想,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
◆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这表明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 。
◆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 。”其中包含哲理是人应当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宝的旅程 。”其含义是人生要有理想,理想的实现要靠奋斗;“立志”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
2020考研政治马原常考37条古句及背后的含义 #考研#导语关于马原部分,想必大家最犯难的还是那些古文句结合的考察题,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些历年最常考到的古文句以及他们背后的含义 。一起看看吧 。

1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

这句话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

典型句子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水是万物的始基”、“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等 。

2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句话把“天”看成自然界的主宰或天意,所以这句话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而且它还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又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

形而上学的典型句子有:“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白马非马”、“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飞矢不动”等 。

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是一种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前一句是辩证法观点,后一句是诡辩论观点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第一句的意思是在人第一次踏入河水中的时候,人与河水相对静止,人是踏入了同一条河流中而河水是处于绝对运动的状态当中,因此当人再次踏入河中,河水已经流动,人是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