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天空琴弦的三角学

阅读该文章时要结合注释来看 。为了叙述的完整感,很多拓展内容在注释上 。
半弦表天文学的发展对精确的制图提出了要求,人类对角的认识也从定性开始走向定量 。
研究角度和长度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在研究函数,所以用的办法也和之前谈过的乘法、对数是一样的:直接编一个表 。
最早的时候托勒密用的就是弦长,不过后来这个表被印度数学家改良了,从“弦长表”改良成了“半弦表”,因为如果要用这个表解任意三角形的话,“半弦”明显比“弦”好用很多,就是在这张表中角的“半弦”也被叫做“正弦”,其余角的“半弦”就叫做“余弦” 。[1]

拨动天空琴弦的三角学

文章插图

后来,印度人的半弦表经阿拉伯人之手又传回了欧洲[2],被翻译为希腊文 "sinus(sin)",意为“海湾”,所以在东方人的意识中正弦是“弓弦”,而在西方人的意识中则是“海湾”, "co" 在拉丁语里有“联合”的意思,所以 "co-sinus(cos)" 就是“余弦” 。

拨动天空琴弦的三角学

文章插图

▲ 虹湾(Sinus Iridum)是月球上西北侧的一处撞击坑
日晷和测量金字塔的高度,都是利用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最初直角边之间的关系就是用拉丁文“阴影”命名的,随着数学的继续发展,概念也从具象走向抽象,15世纪之后开始用 tangere(tan) 来描述了,这个词在拉丁文中是“接触”的意思,而中国人把 "tan" 翻译为“正切” 。这是显然是从线与圆的关系上来看的,"tan" 所在的直线和圆正好相切 。

拨动天空琴弦的三角学

文章插图

从具象到抽象奥地利雷蒂库斯(G. J. Rheticus,1514—1574),一改过去用弧与弦来讨论,使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与对边的比来定义角函数[6],编制了每隔 10" 的角函数表 。计算机普及之前,角函数表一直都是数学家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

拨动天空琴弦的三角学

文章插图

▲ 国内曾出版的精度为8位三角函数值表
不过这种定义方法有缺陷: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上,钝角的情况就不存在了,另外从这个角度上理解,我们似乎很难对它的含义作进一步的探究 。[3]
随着解析几何的发展,人们发现如果在单位圆上定义,那么角函数可以用圆和三角形的线段,或者坐标之比来表示 。[5]

拨动天空琴弦的三角学

文章插图

钝角三角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可以把高作在负轴上;这种定义方法也使角从静态走向动态,负角就出现了,从坐标系上来看顺时针转动是角度减少,反之,逆时针则是角度增加 。[4]

拨动天空琴弦的三角学

文章插图

把这样得到的 x 和 y 记录下来,可以画出图像;从动态旋转的角度来看,角度是可以突破 360°的,无需限制函数的定义域,所以优角就出现了 。由于角度本身是有周期的,所以函数图像也是有周期的 。

拨动天空琴弦的三角学

文章插图

这么一放,就会观察到 sin 和 cos 其实就是“二维世界的点,在一维世界上的投影” 。这就很容易理解 sin 和 cos 的图像形状是“尖尖”的,因为他们相当于“把圆看扁了”;生活经验也会告诉我们,从投影的角度看圆周运动就是忽快忽慢的 。

拨动天空琴弦的三角学

文章插图

从几何意义上可看出:
● sin 和 cos 的值域是 [-1,1],而 tan 的是整个实数集。因为 tan 是斜率,所以垂直时不存在,定义域为

拨动天空琴弦的三角学

文章插图

● 另外,能够一眼就看出函数值的符号:因为 sin 其实就是 y,所以在角坐标上半边时结果是正的;cos 就是 x,所以在右半边是正的;tan是 sinα/cosα, 所以“同增异减”,在第一和第三象限是正的 。

拨动天空琴弦的三角学

文章插图

角函数的应用角函数还可以看做“解旋”[7]的过程:把旋转拆分为平移 。

拨动天空琴弦的三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