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史记》中的襄阳之战( 三 )


利于垦殖的自然环境
襄阳在历史上长期被作为军事枢纽 , 还有一个缘故 , 就是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当优越 , 利于垦殖 , 能为前线的屯军提供充足的粮饷 。 《读史方舆纪要》曾设论道:“客曰:然则襄阳可以为省会乎?曰:奚为不可?自昔言柤中之地为天下膏腴 , 诚引滍、淯之地 , 通杨口之道 , 屯田积粟 , 鞠旅陈师 , 天下有变 , 随而应之 , 所谓上可以通关、陕 , 中可以向许、洛 , 下可以通山东者 , 无如襄阳 。 ”
襄阳附近低山丘陵之间多有可耕的平地 , 土壤肥沃 , 宜种粟、稻、桑、麻 。 同时 , 气候温和湿润 , 尤其是日照充足 , 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以上 , 是今湖北全省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 基本上可以满足两熟的要求 。 鄂西北处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北缘 , 自西北流向东南的汉江及其支流堵河、南河、汇湾河、官渡河、唐白河、清河、滚河 , 呈树枝状水系分布 , 汇集在襄樊地区 , 适于灌溉事业的开展 。 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汉代所筑六门堰 , 刘宋时曾予重修:“襄阳有六门堰 , 良田数千顷 , 堰久决坏 , 公私废业 。 世祖遣(刘)秀之修复 , 雍部由是大丰 。 ”又有木里沟 , 又称木渠 , “在(宜城)县东 。 《水经》:‘沔水又南得木里水 。 ’是也 。
楚时于宜城东穿渠 , 上口去城三里 。 汉南郡太守王宠又凿之 , 引蛮水灌田 , 谓之木里沟 , 径宜城东而东北入沔 , 谓之木里水口 , 灌田七百顷 。 宋时陈表臣复修之 , 起水门四十六 , 通旧陂四十有九 。 治平中县令朱紘修复木渠 , 溉田至六千余顷 。 淳熙八年襄阳守臣郭杲言:‘木渠在中庐县界 , 拥漹水东流四十五里入宜城县 , 岁久湮塞 , 乞行修治 。 ’十年诏疏襄阳木渠 , 以渠旁地为屯田 , 给民耕种 。 ”此外还有规模更大的长渠 , 在“(宜城)县西四十里 。 亦曰罗川 , 亦曰鄢水 , 亦曰白起渠 , 即蛮水也 。 宋至和二年宜城令孙永治长渠 。 绍兴三十二年王彻言:‘襄阳古有二渠 , 长渠溉田七千顷 , 木渠溉田三千顷 , 今湮废 。 请以时修复 。 ’”
【爱历史】《史记》中的襄阳之战
文章图片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2017)剧照 。
顾祖禹曾考证曰:“秦昭王二十八年使白起攻楚 , 去鄢百里 , 立堨壅是水为渠 , 以灌鄢 。 鄢入秦而起所为渠不废 , 引鄢水以灌田 , 今长渠是也 。 (郦)道元谓溉田三千余顷 , 盖水出西山诸谷 , 其源广 , 而流于东南者其势下也 。 ”故史称:“襄阳左右 , 田土肥良 , 桑梓野泽 , 处处而有 。 ”历史上屡见在当地驻军屯田而大获成功者 。 如西晋与孙吴相持时 , “羊祜镇襄阳 , 进据险要 , 开建五城 , 收膏腴之利 , 夺吴人之资 , 石城以西 , 尽为晋有 。 又广事屯田 , 预为储蓄 。 祜之始至也 , 军无百日之粮 , 及至季年 , 有十年之积 。 杜预继祜之后 , 遵其成算 , 遂安坐而弋吴矣” , 顾祖禹因此称“襄阳遂为灭吴之本” 。
【爱历史】《史记》中的襄阳之战】东晋庾亮谋复中原 , 亦上疏朝廷曰:“蜀胡二寇凶虐滋甚 , 内相诛锄 , 众叛亲离 。 蜀甚弱而胡尚强 , 并佃并守 , 修进取之备 。 襄阳北接宛、许 , 南阻汉水 , 其险足固 , 其土足食 。 臣宜移镇襄阳之石城下 , 并遣诸军罗布江沔 。 比及数年 , 戎士习练 , 乘衅齐进 , 以临河洛 。 ”刘宋元嘉五年(428) , 张邵出任雍州刺史 , “及至襄阳 , 筑长围 , 修立堤堰 , 创田数千顷 , 公私充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