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如何评价王莽的货币改革?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王莽|如何评价王莽的货币改革?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文章图片
王莽|如何评价王莽的货币改革?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文章图片
王莽|如何评价王莽的货币改革?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文章图片
王莽|如何评价王莽的货币改革?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文章图片
王莽的货币改革一共进行了四次 , 一次在孺子婴时期 , 三次在新朝建立后 。 毫无疑问 , 王莽的货币改革既无必要 , 也不成功 , 彻头彻尾的失败!
一、始建国元年货币改革(第二次货币改革)
始建国元年正月 , 王莽下旨废除错刀、契刀及五铢钱 , 发行小铢(一钱)和大铢(五十钱) , 为防止民间私铸 , 下令禁止私藏铸钱的铜和炭 。 自此 , 王莽改革最大的败笔 , 货币改革拉开帷幕 。
按史书说法 , 王莽之所以改革货币 , 是因为王莽觉得“刘”字里面有“金”、“卯”、“刀”组成(繁体刘字) , 所以汉朝时用的金错刀、契刀 , 甚至包括刚卯配饰都必须废除 。 这种说法太牵强附会 , 新朝货币改革实际上是因为当时的货币确实存在很多缺陷造成 , 只是王莽也没改好 。
以今天经济学理论套用 , 汉代货币市场类似于“金本位”时代(发行货币的总量与实际的黄金储备等值) , 即货币的“价”与它实际的“值”要匹配 。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 , 一文铜钱 , 从铜矿开采 , 到铜的冶炼 , 再到最后铸成一枚钱币 , 它所耗费的成本和附加值 , 就应该等于它的面值 。
“金本位”时代 , 要求发行纸币的总面值必须要跟实际的黄金储备等值 , 超过黄金数量发行就出现货币贬值 , 低于黄金数量发行就出现“紧缩” 。 同样 , 如果面值一文的铜钱 , 在铸币材料上所耗费成本低于一文 , 那么就出现“价大于值” , “价”与“值”的差额就是利润 , 两者差距越大 , 利润越高 , 民间就会出现私铸钱币的现象 。
反过来 , “价低于值”是不是就没问题了呢?也不是 , 这会带来两个问题 , 一是铸币出现亏损 , 二是老百姓会把钱币藏起来 , 甚至把原来铜钱融化了掺入低廉的金属 , 再把它铸成“价大于值”的假币 。
总之 , 按照经济规律 , 货币必须正常反应它的价值才不会出问题 , 否则一定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动荡 。 按照这个基本准则 , 我们发现新朝的第一次货币改革就隐含了巨大的危机 , “大钱五十”就是一个严重的“价大于值”的货币 。
王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 , 所以他企图以行政的手段干预经济行为 , 认为只要掐住了铸币的原材料铜和炭 , 即便有人想私铸也做不到 。 在经济学面前王莽显得太幼稚 , 再强大的国家机器都斗不过人心 , 在巨大利益面前的人心 , 在面临生存危机时刻的人心!
二、 始建国二年货币改革(第三次货币改革)
始建国二年(公元10)十二月 , 王莽再次改变币制 , 这次币改力度更大 , 也更要命 。 他一次性发布了“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 即金(一种 , 一斤值万钱)、银(二种)、龟甲(四种)、贝(五种)、钱(六种)、布(十种) , 统称“宝货” 。
金和钱是当时流通货币(金被称为“上币” , 钱被称为“下币”) , 王莽在原有两种钱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种面值 。 布币并不是用布做的钱币 , 它的材质也是铜 , 形状像个铲子 , 所以也叫“铲布” , 设置了十个面值 。 银作为货币 , 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 , 但显然没有流传 , 所以面值情况不详 。
奇葩的是 , 龟甲和贝这两种中国远古时代的货币竟然重出江湖 , 而且人为地规定了九种面值 。
我们来揣摩一下新朝货币改革的出发点 。 古代货币最大的弊端有几个方面:一是携带不便 , 太重 , 太大;二是面值分布不合理 , 兑换及找零不方便;三是价与值的匹配约束 , 加重了流通成本 。
放在电子货币盛行的今天都不是问题 , 古代解决这些难度无疑太大了 。 西汉流行的货币缺陷很明显 , 一是作为上币的黄金面值太大 , 重量也大 , 除了大宗交易 , 几乎用不上;二是铜钱面值太单一 。 这导致人们通常携带大量铜钱 , 极不方便 。
所以 , 新朝货币改革力图通过增加币种 , 解决携带、兑换找零及流通成本 , 于是搞了六大品类 , 二十八种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