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天问一号踏上火星的征途,飞得稳就是靠这几艘船( 二 )


至此“出最大力”当中要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了 , 凭着一己之力将重量超过5吨的“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到5500万公里外的火星 , 可谓劳苦功高 , 不过说到底也只是个“快递小哥”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飞得再快都好 , 飞得稳需要“导航”的 , 运载火箭的“导航”却不是那么简单了 。 “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发射成功离不开远望号船队3艘测量船在全球不同海域无间断地提供测量和控制服务 , 远望5、6、7号在海上布阵以接力的方式为其保驾护航 。
由于地球表面超过70%是海洋 , 在陆地上布置的航天测控站会存在很大的盲区 , 那有什么办法消除盲区呢 ,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海上测控 , 把测控设备放到船上 。 航天测量船可以在海上对航天器和洲际弹道导弹进行跟踪、测量飞行轨迹及弹着点 , 并目标进行遥控和传输指令 , 还可以对载人航天器进行天地之间的图像、语音和视频的传输 。 于是最执着“追星”的人追到海上了 。
二战后导弹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 射程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 洲际导弹的射程基本都会超出一般国家的国土最远的距离 , 为了试验洲际导弹的全程飞行 , 因此大多靶场建在海上 。 这就需要把测控和通讯设备搬到海上了 , 世界上最早的航天测量船是为洲际弹道导弹服务的 。 上世纪50年代美国率先把货轮改装成导弹测量船 , 专门从事导弹遥测任务 。
我国的航天测控船起步比较晚 , 但是起点还挺高的 。 1967年1月18日 , 我国决心要发展洲际导弹 , 由于洲际导弹射程远 , 要全射程试验就必须向远海地区发射 , 这就需要发展测量船、护航舰艇和后勤补给船只等一系列配套舰船 。 为了全程对洲际弹道导弹进行测控 ,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了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 , 首舰被命名为远望一号 。 该船于1977年8月下水 , 1978年交付使用 , 该舰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成为第四个能够自主建造航天测控船的国家 。 1980年5月18日我国成功地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了洲际导弹 , 远望1号全程对其监测 , 快速、准确捕获目标 , 准确预报弹头的溅落位置 , 使得成功地打捞出数据舱 。
远望1号上面安装了C和S波段单脉冲跟踪雷达、激光测距经纬仪和光学跟踪系统、测速系统和舰载计算机等大量的测控和跟踪设备 , 还安装了HF、ULF、UHF、SATCOM和数据链等各种通讯和控制设备 , 也装了多种气象探测预报设备 , 为航天器和导弹提供各种测控服务 。
我国第一代航天测控船建造了两艘 , 第二艘命名为远望2号 , 该船于1977年下水 , 同时也参加了1980年我国首次发射洲际导弹的测控任务 。 远望2号在服役期间创造了多项记录 , 是我国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同时在我国发展第一代航天测控船的时候 , 美苏的航天测控船已经进行更新换代了 。 美国在60年代开展了一系列的载人航天计划 , 其中最受瞩目的是“阿波罗”登月计划 , 这就需要更远更精准更稳定的测控设备 , 并为航天器和航天控制中心提供通信测控服务 , 为此美国在T-2型油船的基础上改进了3艘“先锋”级测控船 , 该型测控船就成了美国吨位最大的测控船 。
苏联也不甘示弱 , 一造就要造最大的 , 在1969年3月开工建造满载排水量5.35万吨的“尤里·加加林”号航天测控船 , 一直保持了世界吨位最大的航天测控船记录至今未打破 , 就是这么任性 。 “尤里·加加林”号有4部抛物面主天线和其他的测控通讯系统 , 可以对航天器和导弹进行精确测量、控制和通讯中继 。
苏联的科技树在当时是逆天的存在 , 为了长时间更高效收集情报 , 苏联在1981年5月建造了一艘“乌拉尔”号满载排水量3.65万吨的核动力侦察船 ,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侦察船 , 这个记录也是至今未打破 。 该船安装有多种电子侦察设备 , 可以执行导弹跟踪、空间轨迹跟踪、电子与情报作战以及通讯中继等任务 , 主要用作导弹靶场测量船并能监测和搜集其他国家导弹试验的情报 。 传说这船能够监听全球所有微信的通讯数据 , 而且可以在海上蹲守几个月不用加油 , 直到把自己的水手憋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