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阿里财报的“下沉味”( 二 )


据上述人士透露 , 2014年开始在下沉市场的发力 , 主要让阿里在下沉市场的基础设施环节有了积淀 , 从后来淘特和淘菜菜发展态势来看 , 很多2014年积攒下的基础设施、人脉关系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
2018~2019年是阿里重新审视下沉市场策略的关键节点 。
据淘特负责人七公透露 , 在2019年11月19日 , 他曾找到张勇(逍遥子)并主动请缨做C2M 。 他说当时自己的底气来自于对下沉市场的预判“超过6亿人的下沉市场用户充满机会 。 ”
这次交流被视为阿里布局下沉市场的转折点之一 , 10天后C2M事业部成立了 , 而这个事业部在4个月后进化为了淘宝特价版 。
阿里发力社区电商的时间略微晚于淘特 。 2019年到2020年上半年 , 阿里内部曾以“赛马”模式试水多个社区电商类项目 , 但直到2020年10月才正式入局 , 当时盒马集市正式上线 。 这是阿里第一款正式聚焦社区电商的产品 , 但尚非阿里在社区电商真正的发力时刻 。
关键的时间节点是2021年3月和4月 。
在3月 , 阿里集团整合了零售通、盒马集市并成立了新的社区电商部门(MMC , 后改名为淘菜菜) 。 十几天后的4月1日晚上 , 戴珊发布了全员公开信——《MMC , 吹响集结号!》 , 这被视为阿里全力进军社区电商业务的分水岭 。
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是 , 就在阿里整合社区电商资源的同时 , 淘宝特价版迎来了一周年 。 有熟悉情况的人告诉虎嗅 , 在3月淘宝特价版内部的总结会上 , 部分集团高层对淘宝特价版一年的增速感到惊讶:在不到12个月的时间里 , 活跃用户数达到1亿 。 据了解 , 这成为了阿里高层下定决心继续发力下沉市场的关键 。
“下沉市场到底存在多大的增量空间?有没有被其他平台开发殆尽?此前都是纸面上的预测、计算 , 但3月淘宝特价版交出数据成绩时 , 一切从纸面变为实际 。 ”据悉 , 一个关键的细节是 , 在2021年第一季度 , 淘宝特价版的活跃用户净增超过4000万 , 这在所有电商类APP中都算是“季度增速排名前三的” 。 在5月 , 淘宝特价版正式改名为淘特 , 从这一时刻开始 , 阿里的两大下沉市场“前锋”:淘特和MMC(9月份改名为淘菜菜)正式成型 。
曾有相关人士告诉虎嗅 , 淘特和社区电商业务 , 有着相似的底层逻辑:本质上 , 都在“压缩仓储、物流等环节的成本” , 用“时间换价格空间” , 缩短或直接砍掉中间商 , 并通过大规模的订单反向引导生产并持续优化成本结构 。 但相比于淘特 , 社区电商的复杂度更高 , 甚至可以说 , 在社区电商江湖 , 挑战更大 。
“下沉”变奏曲
11月16日 , 阿里淘菜菜决定暂时关停了贵州全省业务 。
有相关人士告诉虎嗅 , 在这次关停前 , 淘菜菜小程序已经连续7个月无法更新 。
“在下沉市场 , 微信不只是社交APP , 更是大部分用户的刚需 , 离开微信的社交网络 , 很多商业模式走不通 。 ”一位不愿具名的餐饮连锁品牌创始人在今年9月曾告诉虎嗅 , 在一二线城市开店 , 店里一般会摆上支付宝、微信两种付款二维码 。 但是在三到六线城市 , 尤其是五线和六线城市情况有所变化 , “在小镇市场 , 摆一个微信二维码就够了 。 ”
在今年6月政策改变后 , 所有发力社区电商的平台都一改“补贴打法” 。 在没有高额补贴作为驱动引擎的前提下 , 社交平台对于社区电商的拉新和留存影响力持续攀升 。 在今年9月 , 曾有阿里相关业务线人士告诉虎嗅 , 他们已经匹配了相关技术人员研究如何在“打破壁垒”后 , 让微信进一步和相关产品打通 。 阿里淘菜菜关停贵州业务 , 被视为受“壁垒因素”影响的不得已为之 。 有业内人士告诉虎嗅 , 如今在下沉市场 , 各大电商平台都把微信视为关键的“流量红利” 。
从阿里在下沉市场的模式和布局上 , 不难看出其在下沉市场的“长处与短板”:阿里可以高效地实现资源协同 , 以淘菜菜为例 , 它的物流基于菜鸟旗下的溪鸟 , 而货品源自盒马、阿里数字农业、大润发、零售通甚至1688 。
但阿里能够提供给淘特和淘菜菜的“原生流量”是有限的 , 以淘菜菜为例 , 除了地推拉新获客外 , 淘菜菜的几大流量入口分别是:淘宝APP、淘特APP、支付宝小程序以及微信小程序 。 有不愿具名的人士透露 , 在部分小镇城市 , 微信小程序甚至会成为“非常靠前”的流量入口 , 一旦失去这个入口 , 部分城市的淘菜菜业务“难以为继” 。
流量并非阿里在下沉市场需要思考的唯一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