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坚决不造车,但有比造车更大的野心( 二 )


华为坚决不造车,但有比造车更大的野心文章插图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 , 正是华为助力车企升级的载体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所说 , “HI带来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 我们继承华为三十年的技术积累 , 和汽车行业深度融合 , 并追求跨越式技术发展 , 实现领先与超越 。 ”
华为的目标是让HI品牌成为汽车行业“要素品牌”的代表 , 被各大车企广泛采用 , 车内用华为的技术 , 车身印上HI品牌的LOGO , 给予车企品牌加持、背书 。 同时在HI品牌的赋能下 , 消费者也能够信赖华为的科技 , 信赖与华为合作的车企 , 信赖华为和车企共同“造”的车 , 以及共同“打造”的“品牌” 。 “新车型使用车企的品牌 , HI logo将在车身上呈现” , 王军说 。
华为坚决不造车,但有比造车更大的野心文章插图
在业内人士看来 , “华为不造整车 , 而是聚焦 ICT 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 , 帮助车企造好车 , 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 也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 因为ICT是华为的强项 , 传统车厂的弱项 , 华为由此切入 , 以做增量业务为主 , 阻力小 , 合作空间大 。
【华为坚决不造车,但有比造车更大的野心】资料显示 , 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 , 以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5大智能系统 , 还有目前应用较少的激光雷达、AR-HUD等智能化部件 , 几乎涵盖了汽车智能化的所有领域 。
华为坚决不造车,但有比造车更大的野心文章插图
HI的技术实力如何?应该说非常深厚 。 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控、车云 , 都涉及到大量软件和算法 。 而华为在无线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积累了大量软件、算法的人才与经验 。 最近华为的自动驾驶 , 获得了德国莱茵TüV集团颁发的《ISO 26262:2018功能安全认证设计阶段确认函》 , 这是业界首个通过ASIL-D功能安全评估的高阶自动驾驶全栈系统 , 而且不同于以往在高阶自动驾驶领域只针对管理流程的简单认证 , 此次安全评估是针对产品本身的完整认证 , 突破了传统标准认证范围 。
在操作系统上 , 华为的鸿蒙车机OS是单独为汽车开发的操作系统 , 包括鸿蒙座舱系统HOS、智能驾驶系统AOS、智能车控系统VOS 。 数据应用更是华为的强项 , 王军举例:“如果把电池的数据分析、计算之后 , (电池事故)我们现在目标是5分钟提前预警 , 我们年底的目标是做到提前一天预警 。 ”
华为坚决不造车,但有比造车更大的野心文章插图
另外像自动驾驶的关键设备激光雷达 , 华为的目标成本是做到200美元甚至100美元(约合人民币1300元、650元) , 而市面上的激光雷达动辄高达上万美元 。 据说华为激光雷达已经成为了主机厂抢购的爆品 。 如果一切顺利 , 仅这一项就能改变全球自动驾驶落地进程 , 甚至自动驾驶技术格局 。
目前 ,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有三种:第一种 , 做传统的Tier1 , 直接给车企提供激光雷达、AR HUD等智能化零部件;第二种 , 基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三大计算平台以及AOS、HOS、VOS三大操作系统 , 给OEM提供平台化业务 , 供OEM与第三方合作伙伴进行上层的应用开发;第三种 , 为客户提供全栈的HI品牌解决方案 , 车型上会打上HI 品牌标识 。 据悉 , 最早有HI logo的车型将在2021年底面世 。
华为坚决不造车,但有比造车更大的野心文章插图
王军曾向媒体提供过一组数据:“当汽车智能化程度每提高1% , 全球汽车零部件(除美国市场外)市场空间可能就会扩大33亿美元;如果智能化程度和电动化程度同时提高1% , 整个汽车零部件的空间就会扩大60多亿美元 。 ”而目前车企大多数的车企 , 智能化和电动化征程才刚刚开始 , 从中 , 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市场未来的巨大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