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承|张仲景的老方子为何不好使?考古发现汉朝权衡,或揭开了真相

我们都知道,与西医相比,如今中医效果难言,包括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诸多中医经典记载的老药方,通常疗效极为缓慢,甚至有沦为养生学的趋势。然而,古书记载的中医非常神奇,对症下药之后可以“效如桴鼓,覆杯而愈”,盏茶功夫就能治愈,效果立竿见影。那么,究竟是古人夸大了效果,还是中医传承出了问题,或者是古今“天地灵气”的差别影响了中药药效?
随着地下文物不断挺身而出,中医传承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上世纪以来,考古专家在诸多汉墓中发现“权衡”,揭开了《伤寒杂病论》中的张仲景老方子为何不好使的真相。
 中医传承|张仲景的老方子为何不好使?考古发现汉朝权衡,或揭开了真相
文章插图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一个基本常识,即抛开剂量谈疗效都是耍流氓。中医传承中,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以《伤寒杂病论》用药剂量考证为例,张仲景老方子中的一两,在每一个朝代折合多少?古人对此进行了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扫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但之后岁月变迁,历朝历代都颁布新的度量衡,导致每个朝代度量衡差别很大,于是越是久远的中医书籍剂量就越难辨别清楚。
唐朝时,孙思邈《千金药方》:“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以四分为一两秤为定。”
宋朝时,沈括《梦溪笔谈》:“求秦汉以前度量斗升,计六斗当今一斗七升九合,秤三斤当今十三两,一斤当今四两三分。”
明朝时,李时珍《本草纲目》:“古今异制……古一两,今用一钱可也。”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古一两为六钱,古一升为三合三勺。”
清朝时,徐灵台《医学源流论》:“汉晋升斗权衡,以今较之,不过十之二。即仲景一两,谓合今之二钱。”
中医传承|张仲景的老方子为何不好使?考古发现汉朝权衡,或揭开了真相】现如今,全国统一教材《伤寒论讲义》中,采取李时珍的说法,通过折算明朝计量单位,将张仲景的一两定为一钱(3g)。
 中医传承|张仲景的老方子为何不好使?考古发现汉朝权衡,或揭开了真相
文章插图
我们都知道,张仲景的数百个老方子,效果是“效如桴鼓,覆杯而愈”,而如今按照李时珍计算的剂量,却几乎没什么疗效。同样的药方,为何古今效果不一,难道真是古今“天地灵气”导致药材出现了差别?上世纪以来,随着汉代古墓中“权衡”不断出土,终于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权即秤砣,衡即秤杆,权衡本意是指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根据学者姜波发表于2012年的《秦汉度量衡制度的考古学研究》论文,迄今为止一共发现33件东汉权衡,其中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东汉铜权上铭文“官平秤,褪 ( 锤 ) 重一斤八两”,实重332.3克,折合每斤为222克;故宫博物馆收藏的东汉石权上铭文“百一十斤”,折合如今每斤为218克。
因此,学者综合东汉出土的权衡数据,最终推算出东汉每斤重量为如今的220克。按照旧制换算,一斤为十六两,东汉一两即为13.75克。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将张仲景的一两定为一钱(3g),两者相差近5倍。
如此用药,焉能有效?
张仲景的“经方”,需要根据病人复杂多变的情况灵活用药,但主药剂量减少三四倍,比如炙甘草汤中的生地黄,原方剂量为1斤,如果按习惯仅用10~30g,又如何获得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效果?
 中医传承|张仲景的老方子为何不好使?考古发现汉朝权衡,或揭开了真相
文章插图
如果按照考古发现的汉代计量单位下药,那么张仲景的药方是否能够达到“效如桴鼓,覆杯而愈”的效果,能否治疗重病、大病、急病?上世纪一位“赤脚中医”有过实践,用汉代以前的中医治疗过诸多西医无法治疗的危急重症。
李可(1930—2013,见上图),山西灵石县人,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边行军打仗边学习,同时兼任军报采访人员。新中国建立后,李可在逆境中自学《易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从赤脚医生做起,致力于传承汉代以前的中医学,诊治了各种疑难杂症及纯中医抢救心衰、呼衰等濒危病人,创造出了许多起死回生的奇迹,成为我国运用纯中医的理法方药从事急症救治、独具特色的当代临床大家,尤擅长以重剂救治急危重症,医术高超,有“现代张仲景”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