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倡导“绿色祭扫” 确保“平安清明”

《昆明:倡导“绿色祭扫” 确保“平安清明”》是由傻大方资讯,傻大方资讯,傻大方资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倾情呈现给您的。

正文开始:





昆明部署清明节文明祭扫安全保障暨森林防火工作。 记者李丹丹摄





金宝山艺术园林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





现场音乐演奏寄托对已故亲人的追思之情。





送一束鲜花祭奠故人,植一株绿树寄托哀思,把对故人的思念永远留在青山绿水间。清明节是人们慎终追远、祭奠逝者、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为秉承传统,告别陋习,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大力营造“文明低碳祭扫、节地生态安葬、绿色文明清明”的良好氛围,今年清明期间,昆明市民政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民政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防死守,全力做好2018年清明祭扫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清明节祭扫安全平稳有序。





昆明已连续10年实现“平安清明”





民政局多举措确保清明节祭扫安全





又到春草绿,又是清明时。祭奠先人、追忆先贤、缅怀先烈、寄托哀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昆明市连续10年实现了群众祭扫活动平安、文明、有序的目标。以鲜花、植树、祭文、家庭追思会代替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的清明节祭扫,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为;错时错峰,低碳出行,绿色祭扫,成为广大市民的首选方式。





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2018年清明节期间文明安全祭扫的通告》,要求全市党员、干部要带头文明低碳祭扫,主动宣传殡葬改革,教育和引导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采取敬献鲜花、绿化植树、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网上纪念、集体共祭、社区共祭等多种祭扫纪念方式缅怀故人,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和低俗祭祀用品,逐步使文明低碳祭扫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3月26日举行的“昆明市2018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安全保障暨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市民政局局长李忠德对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全力做好清明节祭扫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优化殡葬服务,倡导移风易俗,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和绿色殡葬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





民政局要求,各殡葬服务单位要按照服务承诺,认真开展行风建设月活动,以“96511”殡葬便民服务热线为平台,加强殡葬政策法规的咨询服务,做到实实在在为民、利民、便民,树立殡葬服务单位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继续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活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探索建设网络祭扫平台,引导广大群众文明祭扫、生态安葬。





据了解,为加强对清明节期间祭扫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目前,我市已成立市清明节祭扫宣传、消防、交通、治安、安监、丧葬用品整治、城管、医疗卫生8个工作组,共同为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活动提供安全和服务保障。





金宝山首次推出新颖环保的墓碑绢花装饰。





市民系黄丝带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





民政部门倡导绿色祭扫生态安葬





到2020年全市生态安葬率要达35%





少了呛喉刺鼻的浓烟,多了淡雅清香的鲜花。清明节,通过全市民政部门多年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对文明祭扫、绿色殡葬的广泛宣传,如今,越来越多的昆明市民摒弃了焚香烧纸的传统祭扫方式,一棵树、一束花、一句留言、网上祭奠、音乐追思会……绿色清明成为潮流,文明祭祀蔚然成风。





今年清明节前,昆明市文明办、昆明市民政局联合发布了《昆明市2018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广大市民树立文明祭扫观念,摒弃焚烧祭品、燃放鞭炮等陈规陋习;以网上祭扫、鲜花祭扫、植树祭扫、公祭悼念等现代绿色环保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过一个绿色环保的清明节,做绿色清明的先行者。





近日,记者走访金宝山艺术园林、观音山公墓、龙宝山华夏墓园、晋福古园等各大公墓看到,许多市民手持鲜花、绢花、糕点、水果、祈福牌等祭品前来祭扫。在祭扫的墓碑前,随处可见一束束鲜花、一个个花篮,许多市民用小毛巾将墓碑擦拭干净,摆上水果,献上鲜花,全家人在墓前肃立默哀,鞠躬行礼,静静地祭拜着故去的亲人……





在金宝山艺术园林,清明不只是祭扫,还意味着文化和亲情的延续。今年清明节,金宝山艺术园林推出了家风·传承·文化金宝山——2018金宝山清明文化节系列活动。飘扬的黄丝带,流动的天籁之音,“雅韵追思”音乐纪念,用情深意长的乐曲声和一根黄丝带,来寄托穿越时空的思念。文明祭扫方面,金宝山首批准备了6000枝菊花,开展“鲜花换纸钱”文明祭扫宣传活动,同时,悬挂防火、文明祭扫布标26条、宣传旗120面,在12个通道配置60个播音点,大力宣传绿色文明祭扫。今年特别引进商家设置鲜花卖场,倡导鲜花祭扫。另外,首次推出墓碑绢花装饰卖场,市民选购后可自行粘贴在亲人的墓碑上,这种祭扫方式既新颖又环保。





近年来,金宝山艺术园林大力宣传推广塔葬、草坪葬、鲜花葬及壁葬等生态葬式,目前,已售出塔葬1260个,草坪葬1500个,壁葬、鲜花葬480个。2017年新推的壁葬受到客户欢迎。





为引导市民树立文明丧葬新风,清明节期间,晋福古园准备了1500余枝鲜花,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此外,祭扫市民还可以通过园区设置的“天堂信箱”,与先人“对话”,寄托自己的哀思。自2013年以来,晋福古园率先在晋宁区推行节地生态葬,同时,规划打造了以节地生态葬为主的福爱苑,5年来,已有上百位逝者以生态葬方式 “归根”晋福古园。





昆明市殡葬管理处处长蒋世富介绍,从2008年开始,在生态殡葬方面,昆明市一直在进行着有益尝试。目前全市所有公墓都开展了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塔葬、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的节地生态葬式。此外,民政部门充分利用清明、中元、冬至等传统祭扫节日,大力宣传殡葬政策法规,倡导科学、文明、节俭的丧葬方式,全力营造一个全社会理解、支持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等活动,使殡葬改革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





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共张贴横幅标语4000余条,发放宣传材料200多万份,出动宣传车1万多台次,发送公益广告1000多条。全市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作用明显,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已达25%,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为公众所接受,文明节俭治丧成为新风尚。





按照《昆明市“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我市将加大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同时,建立健全节地生态安葬激励机制,对选择节地生态葬法的实施补贴,到2020年全市生态安葬率要达35%。





95%火化率居西部省区前列





“十三五”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公益性公墓15个





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性变革。“十二五”以来,全市共投入殡葬改革资金9亿多元,稳步推进以殡仪馆、农村公益性公墓(包括骨灰寄存堂、塔、楼)为重点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殡仪馆达10个,其中新建6个,改扩建4个,基本满足了全市殡葬需求。





昆明市殡仪馆投入3.32亿元进行改扩建,新昆明市殡仪馆将于2018年全部投入使用。此外,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加大政府引导,建成经营性公墓20个,到目前为止已安葬20万余冢,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





农村公益性公墓对革除乱埋滥葬、骨灰装棺二次土葬、大建“活人墓”“豪华墓”等殡葬陋习,让村民“葬有所安”,具有重大意义。市政府连续三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000万元,补助建成的192个农村公益性公墓,目前已安葬12万余冢,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覆盖率达100%。有效解决了农村安葬难、土地资源浪费大、视觉污染严重等问题。





为切实减轻困难群众丧葬负担,市政府加大惠民殡葬投入力度,市政府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城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火化补助,给予每户死亡人员家庭补助1000元的火化费,每年补助3000多户,发放补助费300万余元。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每年累计安排财政资金2000万元左右,给予农村死亡居民每户1000元至3000元的火化及安葬补助,有效保障了全市特殊困难群体和农村居民的基本殡葬服务需求。





火化率是衡量一个地区殡葬管理成效的最重要量化指标。昆明殡葬改革步入快车道,只用了7年时间,就将全市平均火化率从2010年的84%上升到2017年的95%。与此同时,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把提高“三率”(即火化区划定率、遗体火化率、骨灰入公墓安葬率)作为殡葬改革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管理办法。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严格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殡葬管理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殡葬管理目标任务,切实把科学划定和调整火葬区、提高火葬区火化率作为加强和推进全市殡葬改革的重要工作来抓,使火葬区火化率得到稳步提升。 目前,14个县(市)区、5个国家和省级开发(度假)园区,已有16个实现了“三个100%”,即:辖区内100%划为火葬区、死亡人员100%火化、骨灰100%进入公墓安葬。全市殡葬改革工作处于全省领先、西部地区前列、全国中上水平。





全市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深入开展以“三沿”(即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河道沿岸)和“五区”(即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区、开发区)坟墓为重点的坟山墓地整治行动。全市采取迁走一批、遮挡一批等方式,共治理坟墓近16万冢,在坟山墓地植树500万余株,整治“活人墓”5600余冢,取缔制碑点和棺木制作点400多个。开展散葬坟墓清查,共清查登记40万余冢。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坟山墓地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和提升。





……





“2020年,实现全市火葬区划定率达到100%,火葬区火化率达到100%,骨灰进入公墓安葬比例达到100%,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35%,节地生态、移风易俗新风尚成为殡葬活动主流……”





“‘十三五’期间,新建殡仪馆1个、经营性公墓2个,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公益性公墓15个,每年有10%的公益性公墓达到经营性公墓的管理服务标准……”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新近出台的《昆明市关于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为“十三五”昆明市殡葬改革确定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殡葬事业的发展,随着《意见》的深入实施,厚养薄葬的观念将不断深入人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民众能够接受并选择绿色殡葬,为子孙后代留出更多的生态空间。





昆明日报记者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