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13万亿养老市场,不是骗局与保健品( 二 )
文章插图
图源:unsplash
届时上海会如何变化?孙黎认为,未来上海或许会像日本一样,在便利店中会上线问诊、医疗等服务。比中国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为老人专门配备了老年KTV、老年理发店等设施,有了可参照的前例,孙黎对这片市场充满期待。
02老人想用却用不起医疗养老机器人
文章插图
李学威 新松机器人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2016年,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认为机器人在5年内将走入养老服务业。
以“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命名的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李学威,是推动机器人参与养老事业的重要推动者。
2000年,新松公司成立,次年李学威便来到新松,从此与机器人结下不解之缘。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学威了解到残疾人对机器人的需求,他便主动请缨,着手研发医疗养老机器人。
从业20年,李学威的梦想始终未变: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科技让失能者重获尊严行走辅助机器人、智能护理床、非接触智能监测仪……别看今天新松的医疗养老机器人有几十款,当初,李学威和同事们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从零做起。
国内没有专业的标准,他们就参考机器人大国日本的标准;为设计出满足不同人群的产品,他们将使用者按身体各部位失能程度细分,仔细研究每一类人的需求;为了让老人、失能人群用得更加舒适,他们带着产品来到医院、养老院,和老人、医护人员一遍遍沟通、体验,反复改进迭代……
他们不仅照顾到卧床老人的需求,也考虑到陪护人员的感受。卧床老人的抱起和搬运是一项重体力活,李学威和同事研发了一款“半自动一体化床椅”,它既是多功能护理床,又是智能轮椅,省去了搬运老人的辛劳,也降低了移乘过程中的二次伤害。
文章插图
图源:新松
后来,他们又把AI、人机交互等技术融入升级款的智能护理床中,除了为手部移动不便的老人加入声控功能,他们还为语言交流不便的病人加入眼控功能,患者通过眼神移动就能操控护理床。此外,自动集便功能也解决了卧床病人和陪护人员的一大痛点。
“当看到患者使用我们的产品,他们的身体仿佛被激活,那种兴奋感溢于脸上,这是最令人动容的。”李学威说。他始终相信,身体的失能不应成为追求尊严和生活品质的阻碍。
让更多老人用得上、用得起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会有意外发生。甫一开始,李学威便遇到了产品推广不出去的难题,“刚开始我们定位于高端产品,却发现大部分人承受不起。”
为了让更多人“用得上、用得起”,李学威和同事们调整了产品定位,从工业品向民品转移,在技术材料、工艺路线上压降成本。他们研发出10000元以内的无源可穿戴式下肢助行器、不到5000元的行走辅助机器人等平价产品。
文章插图
无源可穿戴式下肢助行器 图源:新松
文章插图
行走辅助机器人 图源:新松
在传统助行器加入电机就解决了很大的痛点。李学威说:“添加了电机助力和控速功能,走路更省力了,也能有效防止突然的上下坡加速及侧滑跌倒,折叠后还能变为轮椅,车筐设计又变身买菜手推车。”
为智慧养老添砖加瓦近年来,李学威的工作重心始终放在医疗养老机器人的推广。
2020年,新松医疗康养产业顺利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并获批《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拿了医疗器械许可证,意味着产品可以纳入医保目录,老人能用医保购买我们的产品,医院也能产生经济效益。”李学威很欣慰。
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是李学威今后发力的重点,是一个很大的市场。2019年6月,四部委确定13个地区为首批试点地区,上海作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2019年在70个街镇试点,今年将实现全市覆盖。上海户籍75周岁(含)以上老年人以及60-74周岁低保、低收入老年人租赁目录中的产品,可以享受辅具租赁服务价格50%的补贴,每人每年补贴上限3000元。
今年两会,老龄化挑战、养老问题成为焦点,智慧养老、养老机器人也成为行业热点。作为行业中的一员,李学威看到各地都在加快建设智慧养老,养老行业真正行动起来了,这让他感到兴奋。
- 老爷子,你去这个养老院不行吗?
- 85岁高龄老人独自居住在山上吃白石崖,老人喊了好几个名字
- 血液透析|“伟大的白衣天使,肾友们为您点赞啦”透析老人春节前写歌致谢医护人员
- 60岁老人拆迁款高达500万,老人崩溃哭闹
- 老人晚年,让儿女照顾?去养老院?保姆照顾?
- 72岁大爷哭诉:存钱给自己养老,如今,凄惨难熬,后悔也晚了
- 人民网:3亿老人正遭遇这新难处!很不友好,却还得天天用!
- “挨个银行查询已故儿子存款”的老人终于找到存款了:人民币3元
- 长寿秘诀|106岁老人,年轻像56岁,长寿秘诀不是多运动,而是这3件事
- 麻醉|北京朝阳医院西院麻醉科为97岁老人的手术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