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而却忽略了,“成人”才是教育终极目标

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中国家长在教育时 , 都秉承着"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的思想 。
特别是现在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于是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学跳舞提高气质、学书法修身养性、学数学锻炼思维……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 , 我们似乎都承认了这种行为 , 但不得不说 , 这些行为正在偏离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 教育的目的 , 不只是让孩子学习能力强过其他人 , 重要的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
而如今父母对孩子的智商教育一郑千金 , 却忽视了孩子的人格教育 , 导致出现部分孩子虽然智商很高 , 但却养成了自私自利、冷漠自大等不健康的品德 。
让孩子"成才"是每个家长都希望的 , 但是"成才"只是孩子生活的一个方面 , 让孩子"成人"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 。
为了让孩子能够全面发展 , 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 , 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
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而却忽略了,“成人”才是教育终极目标
文章图片
什么是"人格教育"?
人格(Personality):
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 , 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 。 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 人格包括体格上的特性(如身高、体重等)、心理上的特性(如智力、记忆等)、特殊能力(如音乐、美术等)、经验、气质(即情绪的表现)、品质等方面 。
人格教育:
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等方法 , 对孩子施加影响 , 促进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
人格教育涉及的范围很广 , 不仅包括孩子的学习能力 , 也包括孩子的心理教育、品质性格建立等 。
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而却忽略了,“成人”才是教育终极目标
文章图片
为什么要进行"人格教育"?
前段时间发生的"北大才子弑母案" , 吴谢宇是一个从小学习能力超群的孩子 , 不仅学习能力强 , 连交友、演讲等方面也是非常优秀 ,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么优秀的一个孩子 , 会弑母逃逸 ,
在外人眼中"优秀"的吴谢宇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 从小看着长大的亲戚觉得 , 大学认识的校友也这样认为"他没有杀人动机" 。 但是就是这个"优秀"的光圈 , 让他躲了三年 。 在被认定为嫌疑人后 , 亲朋好友都表示出震惊 , 不敢相信 。
吴谢宇的案件告诉我们 , 一个人的优秀只是他本身的一种闪光点 , 但是一个人的人格却是一生中重要的 , "健康的人格"教会我们如何与人相处 ,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等 , 是让孩子"成才"的重要手段 。
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格 , 不仅有利于孩子提高与他人竞争力 , 也能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 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
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而却忽略了,“成人”才是教育终极目标
文章图片
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
从孩子小的时候抓起
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里面提到:
"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 , 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 。 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 。 "
在小的时候 , 很容易养成一些长大也改变不了的习惯 , 这些习惯会伴随着孩子长大 , 在这个时间段 , 孩子会根据所经历和见识的 , 慢慢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所以说 , 从孩子小的时候 , 就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格 。
而且青少年心理机能和人格尚未定型 , 很容易受外界影响 , 具备较大的可塑性 。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 要不断引导他们建立好的人格 。
父母要进行科学的教育方式
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方法 , 为了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格 , 家长不仅要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 还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 , 最后才能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来进行人格教育 。
那到底怎么才是科学呢?我这里提出几个点教育方式:
(1)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 , 平等对待:
很多家长在孩子提出问题 , 自己不知道怎么回答时 , 总是喜欢说"你还小 , 不懂" , 包括孩子在犯错误的时候 , 家长总是喜欢帮他们找借口避免承担后果 , 但是这样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产生自己和父母有代沟 , 可以逃避责任的感觉 。 不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人格 , 我们需要一直告诉孩子 , 只要是犯错 , 就要承担责任 。 要养成"知错就改"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