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章插图

(一)《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代表作 , 我读后收获颇丰 。这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 , 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 , 散点论述 , 探寻文化 , 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 。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 。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 , 轻松自在 。整本书还没读完 , 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 。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着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
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 。他运其妙笔 , 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然在这本书中 , 我感受最深的却是他那篇《信客》 。《信客》写的是20世纪
二.三十年代乡间的事 , 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 , 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 , 他大约相当于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奔波的乡村“邮递员” 。
没有信客 , 好多乡人就不能联系上出远门的亲人 。在很长的时期中 , 信客沉重的脚步 , 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 。文章首先说的是这里的一个老信客 , 曾有一次为在上海的打工仔送红绸 , 而恰好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 , 于是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 , 图个好看 。
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 , 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 , 以防信客做手脚 。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 , 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 , 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 , 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 。但他的家 , 破烂灰黯 , 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
小小的一件事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 , 老信客申辩不清 , 满脸凄伤 , 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这就是失信的结果 , 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 。
(二)我第一次读《信客》是在初二的语文书上 , 当时读这篇文章的时候 , 给我了极大的震撼 , 作家笔下的人物 , 不管是老信客还是年轻信客 , 不管是在外游子还是乡里乡亲 , 都刻画得有血有肉 , 充分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 , 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读完之后 , 深感当信客不是一件好差事 , 不但劳累 , 坏了自己的身体 , 而且自己的一番辛苦换来的却是别人的冷漠 , 连为别人报丧也会被怀疑 , 回想以前的老信客 , 更是悲惨 , 被逼迫的竟然去看坟场 , 即使是这样 , 信客还是无任何怨言的上路了 。
读过《信客》 , 我感觉在当时的社会里 , 当信客比当人力车夫还困难 , 还受委屈 , 有时还被当作玩偶 , 甚至“死神冤鬼” , 被随意的斥责 , 没人会想到他的好处 , 当信客终于忍受不了不干的时候 , 再也找不到新信客的时候 , 人们才想起他的全部好处——这些都是当时的社会病态 , “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 。就像课本的前言 , “信客 , 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 , 而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一类人 , 却没有绝迹 , 也不会绝迹” , 而我们有没有注意过他们呢 , 如果真的没有这一类人在默默地奉献 , 这个世界又会存在多久呢 , 希望我们不能忘记这些默默奉献自己的人 , 同时自己也是这一类人 。
(三)这几天在网上读余秋雨老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 , 感受颇多 。读了很多篇文章 , 感受最深的是他那篇体现“诚信”的《信客》 , 我们上次学生做作文也是写了反映“诚信”的话题作文 , 所以想把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谈一下 。
《信客》写的是早年在乡间的事 , 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 , 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 。没有信客 , 好多乡人就不不能联系上出远门的亲人了 。在很长的时期中 , 信客沉重的脚步 , 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 。文章说的是这里的一个老信客 , 曾有一次为客户送给女儿的红绸 , 而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 , 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 , 图个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