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有一天惊奇万分地看到它刊登在报纸上 , 而且后面还印有口气堂皇的长篇评语 , 从审题、选材、详略取舍、辞章修养一一加以赞扬 , 我立即变得严肃起来了 。"他被所谓的评委点评给收服了 , 只是一心陶醉其中 , 并没有想评委凭什么能胡乱扯出文章原本没有包含的东西 , 连作者本人都没有想到的 , 评委又从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呢?也难怪后来他写文章也是这个样子 , 对所见事物喜欢强加情感 , 也难怪他眼睛里常含着泪水 。《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是强加情感的 。
写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 , 这个没错 , 但当作者的情感过分的寄托 , 反而使文章显得矫情(或滥情) 。例如《道士塔》 。《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是用辞藻堆砌出来的空洞文章 , 在一篇文章里对一个事物用很多辞藻修饰 , 看似浮华 , 就因浮华而破坏了事物原本的样子 。他这样写作 , 证明了他懂得很多修辞手法 , 很多词汇 , 但对文章的破坏是很大的 , 显得有点做作 , 太过于注重修辞 , 见得不怎么自然 。
例如《废墟》 , 这个可以和《荷塘月色》"一较高下"的文章 。余秋雨写《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 , 一边用辞藻堆砌来描写景物 , 一边强加情感 , 导致文章显得既空洞而又滥情 , 雕饰感极其浓重 , 难道不雕饰就不是文学、文化了么?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 , 但我并没见到文化灵魂 , 而是见到作者满纸的矫揉做作 , 读后感《《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中说人话的作品很少 , 大多属于他的回忆散文 , 他的回忆散文 , 大都是把事情叙述清楚 , 运用辞藻就很少 , 很好的表达自己的心路历程 , 他不用辞藻堆砌的文章例如《漂泊者们》 , 给人一种清晰自然的感觉 , 没有显得做作 , 在《文化苦旅》中显得极其难得的文章 。《青云谱随想》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 , 展现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
叙事描写都很到位 , 辞藻运用不过分堆砌 , 恰当自如 , 自己也没有过分强加情感 , 没有把自己胡思乱想的故事强加给文章 , 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这篇文章不足之处在于 , 为引出朱耷花费过多的笔墨写中国绘画史和徐渭 , 如果把这些内容压缩 , 减去一些无关紧要的修辞句子 , 使文章感觉紧凑些 , 那样读者不会觉得作者扯皮太多 , 卖弄自己的知识 , 而产生疲倦 。这样的话 , 文章就能更近一层了 。我对余秋雨的旅行 , 并没从书中感觉到有多苦 , 只看到他写下的众多空洞矫情文章 , 尽显他所谓的文人情怀 , 不过是酸腐罢了 。
或许我的观点有些偏激 , 因为现实中对余秋雨评价是当代散文作家的佼佼者 , 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我不知道评价散文的标准是什么 , 但我知道朱自清的《背影》比《荷塘月色》好 , 余秋雨的《漂泊者们》比《道士塔》好 , 至少前者都是真情实感的叙述事情 , 而后者都是辞藻堆砌出来的矫情空洞文章 。或许我的偏激源于考试中对余秋雨文章的赏析 , 强加的"赏析"毁了文章 。
秋雨在《文化苦旅》的后记写到:"读者诸君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它 , 那就随便翻翻 。"这些文章真的不适合被强加赏析 , 出现在课本和考试中实在是这些文章的悲哀 , 因为作者本没想那么多 , 无中生有的赏析只能是破坏了文章 。余秋雨如此 , 如果是余华的文章被选中 , 可以想象到本来一篇说人话的文章 , 也会被"赏析"到变成说鬼话 。
(推荐余华的《兄弟》) , 我觉得文章被拿来做考试赏析 , 是文章莫大的悲哀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感受 , 以上就是我的感受 , 大家就求同存异吧 。() 〔《文化苦旅》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 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 , 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 , 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 , 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
- 科学童话故事
- 小学音乐《小乌鸦爱妈妈》说课稿
- 韩偓《草书屏风》原文译文鉴赏
- 第八版柴逸峰主编 《分析化学》的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是什么?
- 《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主要内容
- 《珍珠鸟》课件
- 电工试题
- 七年级上册语文《生命,生命》ppt课件
- 四年级美术下册《藏书票》教案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认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