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一万个小时定律」这个论断?

本周与朋友讨论一个问题,怎么样子才能成为一名信息安全方面的专家。朋友不假思索地回答一句“这很简单,有一个定叫做一万小时定律。说的就是只要你在这个行业里坚持钻研一万小时,解决你遇到过的问题并沉淀下来,差不多满一万小时那么你就会发现你自然而然就成了专家。”后来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些意思,想要扩展多说几句。
一万个小时定律的首次提出是在格拉德威尔的《异数》这本书中。其中提到"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主要意思是要成为某个领域专家,需要10000小时。如果平摊算每天在一个感兴趣的方向专研10小时,那么大概就是需要3年时间的坚持就够了。如果每天只花3个小时,那么需要坚持10年。Anyway,看怎么理解。
每个人最珍贵且又最公平的资源都是时间。不管你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刚毕业小菜鸟,你都公平地只有24小时。时间又是很短暂的资源,在时间的账本上很多人都还是脑袋糊涂没有算清关于自己"时间去哪儿"的事实,以至于当大多数20多岁的人知道自己一生中只剩下不到720个月的时候会幡然醒悟,细思极恐。
知道并且理解了自己时间是有限之后,下一个需要搞清楚的两个问题是“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接下来要先做什么”。大多数企业与个人在年初没有规划,周末是没有周报,并且年末是没有年度总结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搞不清楚今年比去年进步在哪里,方向上对不对。无法衡量就没法改进,这样的公司和个人终会难逃“失败”的结局。一旦局势恶化,也就差不多会最先被淘汰掉。
现在很多"时间管理"理念教程,譬如"番茄时间法"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鼓励人们在短时间内多做事情。但是实际上时间管理目的应该是帮助人们甄别哪些事情并没有必要做的,可以想得更清楚一些,去平衡工作与生活。
文章的最后,想问一个读者问题:“你是否清晰地思考清楚,你想成为什么方面的专家?”
■网友的回复
某些serial killer在杀了两到三人之后就已经上升到成熟的级别,出手不再犹豫、潜伏期更耐心、几乎不犯不必要的错误、懂得留伪证误导警方。他们撑死了也就花了1000小时,所以...天分还是必要的。
■网友的回复
1.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三大要项:精深、激情、伯乐。
2.精深练习是建立在一个悖论之上的:朝着既定目标挣扎前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断犯错,这让你更聪明。
3.关于你想成为谁,关于你生来会成为谁。这种爱,这种激情,就是发展才能的原始燃料。
■网友的回复
你如何看待「一万个小时定律」这个论断?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 ——拉德威尔《异类》
《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有一个观点,即什么东西做好需要花一万小时。这个观点今天中国大部分人已经知道了,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花这一万小时,有没有毅力坚持这一万小时,大家都比较认可这个理论。
但是如果只是单单的花了这10000个小时,真的就能成功吗?
格拉德威尔主要谈到了智商、10000 小时、运气和家庭环境。但这些条件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没有一个是充分的,甚至加到一起也不充分。
智商的问题好理解,太低了(格拉德威尔的标准是 120 )就很难成功了,这个结论很残酷,但它是事实;
然后我们来谈谈运气,成功的人都有运气的成分,他们都承认这一点,而不是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如果他们遇到挫折,他们会检讨自己,而不是怪罪运气。不成功的人却与之相反,偶尔得意时把自己封神,失败时怪运气不好;
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家庭、生活环境不是简单地以经济收入和地区发展程度来划分。好的环境必须有利于人在身体和心智上成长,能够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的态度,激发他们的潜力。有些老农村的人家虽然土,但是他们善良正直,愿意接受新的想法,而且生活态度非常积极,所以他们有的儿女也会事业有成,并且做事情大气。同样也有拥有小聪明,但是缺乏大智慧的人,以及非常美丽,但是谈吐平俗、思想空洞的人。这些人纵有天赋,但气度太小。当然,家庭和生活环境固然重要,也不是充分条件。
10000 小时对训练一个人的技能,甚至对做出一款好的产品,都是必要的。没有这个保障,一切免谈。但这只不过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已,远不充分。吴军老师曾在《硅谷来信》中谈到人们对10000小时理解的误区和解决办法,下面我来做个总结:
误区一:10000小时从事低层次的重复
在学校学习数学,如果不断重复做容易的题,考试成绩就永远上不去;在工作中,某些人能挣还不错的工资,于是就守着这点技能每天在低水平地重复,工资数额也止步于此。
方法:愿景-目标-道路。
愿景就是宏大模糊的愿望,例如:成为优秀的设计总监(愿景),而不是坚持做5年的排版(低水平重复),因为5年后可能这些技能过时了。目标就是阶段性的任务。工作中,有熟练的工作技能,有解决不定性的问题的能力,有带领团队的能力等等,每一项都是一个阶段性目标。道路就是一系列可操作的布骤,是完成阶段性目标的具体的实施方法。例如学习字体设计,可以从了解文字发展史入手,慢慢的可以去了解字体的笔画结构,看看优秀作品,便可尝试下做练习了,等达成了这一目标,便可以学习新的目标。这样不断的挑战自己,便可避免低层次重复。
误区二:习惯性失败
有些人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岂不知简单地重复失败是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的。因此这些人常常是时间花了很多,甚至不止 10000 小时,但是不见效果。
方法:凡事回过头三思。
一,为了换位思考;二,如果别人跟你讲的事,你觉得是胡说八道,要想第二遍,一定不能假设自己是对的,想想是否是真的自己错了,如果还是觉得自己对,对方错,不妨再想想是否是自己境界不够,所以不能理解对方。要和比自己强的人来往,这样才能精进,如果整天和臭棋篓子下棋,只会越下越差,如果是和比自己强的人交往,就要深入了解对方那么说的原因,进一步交流,避免习惯性失败。
误区三:局限于自己的领域
林黛玉她很有内涵和才气,思考问题想得很深,但这也是她的致命的弱点,她的才华越高,在自己的世界里越精进,对外界就越排斥,到后来贾府里只有贾宝玉能够懂她。我们很多人做事也是这样,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对外界的所知就越来越少,自己的适应性也就越差,无法做到与外界的沟通。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人。
方法:寻找不中听的话语中的合理性。
当如果无缘无故被人责怪,也要思考责怪我的原因,如果真的找到了这个原因,不仅理解了别人的问题,自己对人性的理解也会有提升。如果我们总是能从不中听的话中找到合理性,我们不仅进步快,而且眼界、气度都会比常人大出很多,才不会陷入林黛玉的困境。每次遇到别人和我有不同意见时,就立即启动找对方合理性的开关,直到找到对方的合理性为止。相反,当对方看法和我们一致时,反而不需要找合理性让自己沾沾自喜。
误区四:乱无章法地训练
10000 小时的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程度地复用前一次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每一次都是从头开始。希腊科学体系和东方工匠式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任何发明发现是可以叠加的,你给几何学贡献了一个新的定理,几何学就扩大一圈。而后者不成体系,是零碎的知识点(甚至只是经验点),每一个新的改进都是孤立的,因此很多后来就失传了,以后的人又要从头开始。
方法:凡事做记录,形成体系。
【你如何看待「一万个小时定律」这个论断?】 任何职业都会遇到一些难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就进步了,遗憾的是,大部分人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以为能记住,但是实际上很快就忘了。下次换种形式时,自己还是不会,或者又花了很多时间来解决。学习任何技能都需要一层层知识的叠加,如果整理、记录这些知识点,在这个内化知识的过程中,不但会加深印象,还会让知识产生联系,融会贯通,从而可以灵活多变的解决各种对应的问题。
看到这里,你是否想过自己的一万个小时,已经到达哪里了?是否也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呢?希望本文对你有帮助。
祝你也能成为专家。
http://weixin.qq.com/r/IURMVKXE3PijreE39xEz (二维码自动识别)
微信公众号:超整理术
高效自我提升 | 每天懂一点新知识
■网友的回复
我觉得,一万小时定律的核心并不在于一万个小时,其核心是说:要有耐心,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刻意练习,在挑战中持续精进,日子久了,自然就达到世界级的水平了。
这就像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功夫不是时间加数量的累积,而是准确性的重复。马哲的说法就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质变。我觉得其实道理就是这个道理了,只不过「一万小时定律」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估算了下“量变”具体要求多久时间,一万个小时。有的人误以为只是时间问题,他有耐心,但做的事情没有挑战性,这是不行的;有的人误以为刻意练习一定要花一万个小时才能成为世界级水平,所以没耐心,这也是不一定的,这个时间要多长还是看你自己。天赋、努力、环境、选择的这个方向是否适合你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那种一点就透的、老天爷赏饭吃的,就根本就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反则反之,有人超过一万小时也不一定可以。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世界级水平的人之前这样做了,达到了世界级水平,但这里有个“幸存者偏差”问题,不代表所有人这样做了,都可以达到世界级水平。
■网友的回复
按活到八十岁算,80*365*24=700800≈700000=70万小时工作8 睡觉8 三餐3 路上2 洗漱清洁拉撒其它1.5 剩下1.5小时 即1.5/2470万小时乘以1.5/24得4.375万小时 ,保守算为4万小时即囗囗囗囗四个技能槽!(?_?)所以,重点不是要花多少时间,而是,
你如何看待「一万个小时定律」这个论断?
技能槽明显不够用啊啊啊!!!Ps:所以口袋妖怪里只有四个技能。Pps:所以10K Hours里面最多只有四个任务。So, 现在你又如何看待了呢?
■网友的回复
基本靠谱。据说得到计算机和音乐方面人士的赞同。目前有人在高尔夫球方面进行实验。
■网友的回复
最重要的是,没有天分,没有兴趣,就无法在训练的时间内收获到阶段性的快乐与成功,也就根本不可能坚持十年单一艰苦的时光。所以说,没有天分,在怎么刻苦也只能达到三流水平。有天分,不刻苦,也是个三流水平。有天分,还刻苦,就能够坚持训练十年,就能够成功。所以说,还是天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