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比奥罗品种入门指南

内比奥罗(Nebbiolo)是一种皮薄粒小的晚熟型红葡萄品种 。其名字来源于意大利语中的一个单词“Nebbia”,表示雾的意思 。这种葡萄每到成熟期的时候,表皮会形成一层薄雾似的白霜,因此又被称为“雾葡萄” 。
内比奥罗品种入门指南
与黑皮诺(Pinot Noir)一样,内比奥罗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 。它的生长周期很长,萌芽开花早但成熟缓慢,采收期较晚,葡萄园的选址最好避开春天霜冻频发的地区 。此外,为了让葡萄积累足够的糖分和风味物质,葡萄园最好选在向阳的山坡上,以保证葡萄果实获得充足的光照,达到理想的成熟度 。内比奥罗对土壤也有很高的要求,黏土和沙质土壤更容易培育出品质上佳的葡萄 。
尽管风土条件限制诸多,但培育出的优质内比奥罗可以酿造出香味馥郁且陈年潜力强的红葡萄酒,因此这一品种也广受酿酒师的青睐 。一般而言,由内比奥罗酿制的葡萄酒颜色较浅,酒体饱满,单宁紧致,酸度和酒精度偏高,通常具有强大的陈年能力 。该品种的典型香气有红樱桃、红醋栗和覆盆子等红色水果芳香和玫瑰花香,陈年后发展出蘑菇、焦油和皮革的复杂香气 。然而,内比奥罗还是一个极具多面性的品种,用它酿成的葡萄酒并非千篇一律地有着高单宁或沁人的花香 。由于各地葡萄园风土环境有所差异,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孕育出的内比奥罗葡萄酒也风格各异 。
内比奥罗原产于意大利西北部的皮埃蒙特(Piedmont),是该产区最具代表性的葡萄品种 。被誉为皮埃蒙特“王”与“后”的巴罗洛(Barolo)和巴巴莱斯科(Barbaresco)葡萄酒便是由100%内比奥罗酿制而成,品质极为出众,赢得了众多酒评家和消费者的赞誉 。
巴罗洛与巴巴莱斯科这两个DOCG产区都位于皮埃蒙特西南部的朗格(Langhe)山区,它们的实际距离仅有十几公里 。从总体上来说,它们都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漫长,昼夜温差大,能够使葡萄积累更多的风味物质,酿出的葡萄酒更加芳香馥郁 。不同的是,巴罗洛产区的土壤相对贫瘠,种植出的葡萄单宁含量较高,其出产的内比奥罗葡萄酒口感也比巴巴莱斯科的更强劲 。
在皮埃蒙特产区内,罗埃罗(Roero)DOCG也是内比奥罗的重要产区之一 。罗埃罗位于皮埃蒙特的阿尔巴(Alba)产区内,恰好在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中间 。这里的内比奥罗葡萄酒拥有巴罗洛葡萄酒的浓郁度和结构感,兼具巴巴莱斯科葡萄酒的柔顺细腻,但是陈年能力相对较弱,单宁不及前两者强劲,通常价格也比较实惠 。
2007年曼卓酒庄卡莫莱尔巴罗洛珍藏红葡萄酒
虽然皮埃蒙特大部分的内比奥罗都种植在波河(Po River)以南,但北部地区也出产了一些小众却优质的内比奥罗葡萄酒 。例如在博卡(Boca)、法拉(Fara)和布莱马特拉(Bramaterra)等DOC产区,内比奥罗被称为“Spanna”,可与维斯琳娜(Vespolina)和茹拉(Uva Rara)一起混酿,成酒酒体比较轻盈 。在盖梅(Ghemme)和加蒂纳拉(Gattinara)等DOCG产区,内比奥罗通常用来酿制单一品种葡萄酒,成酒散发出馥郁的果香和清新的泥土气息 。
内比奥罗并非是皮埃蒙特的“特有产物”,伦巴第(Lombardy)产区也出产品质优秀、陈年潜力佳的内比奥罗葡萄酒 。在瓦尔特林纳(Valtellina),有一个通向科莫湖(Lake Como)的横向山谷,朝南的山坡上便种植着在当地被称为查万纳斯卡(Chiavennasca)的内比奥罗 。这里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可以生产出酸度高、带有泥土和莓果气息的葡萄酒 。这个产区还用内比奥罗酿制出一种类似阿玛罗尼(Amarone)风格的色富莎(Sforzato/Sfursat)葡萄酒 。
【内比奥罗品种入门指南】除此之外,众多新世界产酒国也开始尝试种植内比奥罗来酿制葡萄酒,例如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 。其中,内比奥罗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和华盛顿州(Washington) 以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Victoria)的国王谷(King Valley)表现较为出色,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