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六 )


斗拱摩尼殿斗拱雄大,分部疏朗。上下两檐都是单抄单昂偷心造-第一跳跳头无横拱。其最引人注意之点在补间铺作之特别雄大-柱头铺作只有华拱与下昂伸出,而补间铺作则有四十五度斜拱,如辽宁砖塔上所常见,清代所称“如意斗拱”的做法。至于斗拱的高度,则约合柱高之半:而材高21厘米,宽15~16厘米不等,都是明清所不见的权衡。柱头铺作上及转角铺作上耍头,亦斫成昂嘴形,呈重昂之状,大小亦相等。我们若以此与独乐寺下檐的耍头比较,或许可以假定摩尼殿比观音阁更古,因为以两者相较,观音阁的弱小的耍头,的确像是由这种大耍头退化而成的。
塑像壁画内槽九间全是佛坛,高1米,上供释迦及二菩萨,有阿叶迦难及二天王侍立,塑工并不见如何高妙(二天王像,解放前已毁。)在内槽背壁之北面有山中的观音,四周有龙虎狮象等猛兽,而观音一足下垂,一足踞起的姿势,和身段的结构,显然是宋代原塑,虽然被后世涂改了不少,倒还保存一些本来面目。殿内每一面壁上,都有壁画,虽然也是经后世累次涂改重修,但有许多地方,较新的壁面剥脱后,原来的壁画竟又隐约呈见。
年代关于摩尼殿的纪录,在《县志》中竟无只字提到,颇令人诧异。寺内旧碑数十座,均未得细读,一时不能说其确实年代。寺历代经过修葺,尤其是在清康熙朝隆二期,工程浩大,现在脊桁上有“大清道光二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卯时上梁重修”的三寸大字,大概是最后一次大规模修葺的纪录;现在梁架最上部的木材,比别部分也新得许多,大概就是这次所换。
据《县志》卷十五载绍圣四年葛繁《真定府龙兴寺大悲阁记》有“……太祖皇帝开宝二年…诏遣中使相地于龙兴寺佛殿之北,将复建阁,……”之句;这佛殿若是指现在的摩尼殿言,则摩尼殿在开宝二年以前一定已经存在了。从形制上看来,摩尼殿至少也是北宋原构,当再搜寻较可靠的文献做考证(1978年摩尼殿大修时,于内槽阑额及斗拱构件上,多处发现墨书题记,证明摩尼殿建于北宋皇四年(公元1052年)。
转轮藏殿
转轮藏殿及慈氏阁二建筑物,清代所加腰檐,于1954~1958年修理时,已被取消,外观恢复宋代面貌。
 梁思成: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文章插图
在大悲阁之前,配置于东西两侧者为慈氏阁及转轮藏殿,阁在东,藏殿在西。两者外形颇相类似,但大小各有小差,而结构法,在平面的布置,梁架之结构,斗拱之配用,则完全不同。二者之中,转轮藏殿之结构,尤为精巧,是木构建筑之杰作。
平面是个三间正方形,前面加有雨搭。正方形之中略偏后,有径约7米的转轮藏;藏旁两中柱,因容不下安轮藏的地位,各向左右让出,所以成一种特殊的平面配置。沿左右两壁下,列罗汉十六尊。在轮藏之后,有梯沿西墙由北向南,可达上层。
上层没有雨搭,只是九间;四周有平坐;正中一间供佛像,像前地板上有孔,轮藏转轴的顶由地板上伸出。
断面 :转轮藏殿梁架的结构,可以说是建筑中罕有的珍品。下层因前面两金柱之向左右移动,迫出由下檐斗拱弯曲向上与承重梁衔接的弯梁。上层梁架因前后做法之不同,有大斜柱之应用,而大斜柱与下平槫下襻间相交接点,交代得清清楚楚,毫不免强,在梁架用法中是最上乘。此外各梁柱间交接处所用的角替,襻间,驼峰等等,条理不紊,穿插紧凑,抑扬顿挫,适得其当,唯有听大乐队之奏名曲,能得到同样的锐感。
立面:由外表上看,藏殿和慈氏阁是相同的,都是三间正方,两层的楼;下层前有雨塔;上层有平坐,重檐歇山造,两山的山花板,是清代修葺时所加。二者唯一不同之点,只在上檐斗拱,若不仔细观摩,不容易看出来。
斗拱 :平坐及下层斗拱,藏殿与阁都完全一样。全部布置极为疏朗;当心间用补间铺作两杂,梢间及山面皆只用一朵。下层为五铺作计心单拱造,向外出两跳,第一跳跳头只有瓜子拱(清式称外拽瓜拱)而无慢拱(清式称万拱),第二跳令拱(清式称厢拱)之上有替木,而不用明清常用的挑檐枋。雨搭斗拱为四铺作单拱造,现在的令拱是清代修葺时所改造。平坐铺作出三跳,单拱计心造,其特异之点在最外一跳跳头无(阁内佛像,只余弥勒【慈氏】立像,其余于解放前毁掉。)丁其他佛香阁及其中的四十二臂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大铜像,其实是寺内最重要的建筑及佛像。宋太祖开宝四年七月(公元971年)始建阁铸像。像立在极大石须弥座上,《县志》称高73尺。阁面阔七间,深五间,前面另有雨搭。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惠演碑说是“拆卸九间讲堂”盖的。现在的阁已破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屋顶已完全坍塌,观音像露天已数十年。但就现存的部分,还可以看见内部宋代原有的梁柱和斗拱,外部却完全是清式。现住持纯三和尚在须弥座上砌建砖龛,行将竣工,他保存古艺术的热忱,是很可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