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希望董事长刘畅( 二 )
文章图片
猪价下跌 , 直接影响新希望等养猪企业的收入和盈利 , 也可能会影响这些企业的生猪产能规划和投放 。
“生猪的价格本身就是有周期性的 , 农业基本都是周期性的产物 。 我们自己看这个产业会拉得更长 , 会放眼3年、4年 , 以前猪周期大致就是4年一轮回 。 客观讲 , 高价持续的时间已经比非洲猪瘟来之前的猪价周期维持得更长了 , 下跌必然会出现 , 当前也是客观存在的 。 ”刘畅表示 。
对于猪价变化 , 刘永好在天府论坛期间也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 他认为 , 对于养猪企业来说 , 要正确看待周期波动 , 要站在更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 。 只有打造综合竞争力 , 即使猪肉价格相对不高时 , 仍能展现出价值 , 这才是企业应该做的事 。
某种意义上 , 刘畅和刘永好已经在为猪价的变化向外界打预防针 。
外界对生猪价格走势担忧的另外一个因素 , 在于行业正处于产能疯狂扩张中 。 上至行业龙头 , 下至小农场 , 纷纷大肆扩张 。
比如 , 按照规划 , 行业龙头牧原股份到今年年底产能可能达到4000万~5000万头 。 具体到新希望 , 2016年 , 公司已在全国完成年出栏900万头产能的投资布局 , 2017年增加至1480万头 , 2018年和2019年储备规模分别约为2500万头和4350万头 。 2020年上半年 , 新希望储备了超过7000万头的产能布局 。
【专访新希望董事长刘畅】在生猪产能的扩张下 , 行业对后市的判断也有所分化 。 9月初 , 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抛出“中国各大猪企已发布的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将达20亿头 。 到2022年 , 国内肉价将跌到10块 。 我更悲观 , 届时肉价跌到4块~5块都是完全可能的”的言论 , 引发市场震动 。
对于上述这一言论 , 刘畅并不认同 , 她认为站在从业者的角度 , 言论背后的逻辑经不起推敲 , “虽然猪企出栏可能大幅增加 , 但因为整个行业的缺口仍然很大、非洲猪瘟长期存在等因素叠加 , 普通散户的防控仍有很大难度 , 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 ”
刘畅透露 , 新希望的生猪产能投放规划不会变化 。 “首先 , 我们是看整个周期 , (生猪出栏量)有涨就有跌 , 有跌就有涨 。 其次 , 由于这次的缺口 , 现在去看各地的补栏情况 , 有些地方补得非常快 , 可能已经补到了非洲猪瘟之前的情况 , 但在有些地方客观条件无法快速补足 , 再加上土地稀少 , 这些地方还是很缺的 , 所以平衡不会马上恢复 。 此外 , 行业大举的投入导致生猪的养殖成本升高 , 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出栏量 。 总的来说 , 我们判断 , 生猪出栏量会涨 , 但是涨幅不会太过于陡峭 。 ”
而按照新希望的生猪出栏规划:2021年确保2500万头出栏 , 挑战3000万头出栏目标 , 2022年确保出栏4000万头 。 今年前9个月 , 新希望生猪出栏量为433.76万头 。 对于全年出栏800万头的目标 , 新希望方面曾多次表态:“非常确定可以实现”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谈市场格局:竞争会更激烈 , 比拼技术和成本
文章图片
一个无法忽视的情况是:一批“门外汉”也在跨界养猪 , 其中既有房地产大佬 , 也有化工巨头 , 还有科技企业 。 行业竞争越发加剧的背景下 , 养猪的生意还会好做吗?
“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 , 而且这个格局会有所持续 。 我们更应该看到 , 养殖模式正经历巨大的改变 。 以前一家人养几头猪或几十头猪 , 这样的规模下养殖方式是很简单的 , 猪吃什么都可以 , 自己配也可以 。 但现在更大的养殖规模 , 需要专业化的队伍、科学的配方和数字化的管理系统 。 做好这些内容并不容易 , 一旦做好了 , 企业乃至行业的收益将是巨大的 , 也能给消费者带来更稳定、健康、安全的食品 。 ”刘畅认为 。
用刘畅的话来讲 , 未来养猪企业之间的竞争 , 比拼的是成本和技术 , 技术最后支撑的是效率;比拼的是养出100公斤的猪来 , 花了更少的钱 , 花了更少的时间 , 花了更少的资源 。
养猪成本一直是新希望引以为傲之处 。 龙头企业的平均成本大致是14~16元 , 新希望的成本在行业平均水平的下限位置 。 在机构电话会议中 , 新希望甚至曾公开表示:“今年年底养猪成本降到13.5元 , 明年底降到11元~12元 。 ”
敢于抛出这样的论调 , 新希望的底气在哪里?刘畅认为:“虽然不同的养殖方式会有一些成本上的差异 , 但整体来看 , 新希望现在的技术在行业里较为领先 。 ”
- 郎酒股份副董事长汪博炜: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抗拒“互联网+”
- 美国|专访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全球治理落后于全球实践,特朗普是“逆全球化”的典型代表
- 财经头条 C-V2X技术标准正式登上国际舞台,专访中国信科陈山枝:十年磨一剑
- 彭博|独家专访彭博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全球V形复苏很难,但中国例外
- 交易|专访深创投S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吕豫:亟需构建成熟且公认的S基金估值评价体系
- 8万股东遇“爆雷”,两家公司董事长涉案!
- 生物|8万股东遇“爆雷”,两家公司董事长涉案!超级牛散也懵了,重仓股已暴跌超60%
- 中国|对话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实业报国 此生无悔
- 买房成瘾!国企董事长骗取国家工程款1.6亿,房产遍及北京、海南、天津……
- 钛白粉|专访|为何在这个敏感时点,军工股突然强势崛起接过领涨大旗?